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两把“钥匙”,打开脱贫之“门”

攀枝花日报 2017-03-24 10:28 大字
□本报记者 彭莉

因为贫困,仁和区大龙潭彝族乡大龙潭村村民王炳学50岁了仍是“光棍一条”。今年是大龙潭村的“脱贫摘帽”年,或许也是王炳学的“脱单”年,因为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业将帮助王炳学“脱单”。

近年来,乘着精准脱贫的东风,大龙潭村逐渐走出了一条种植业和养殖业“双轮驱动”的脱贫路。目前,全村已发展红梨1600余亩、红心火龙果30亩,建起22个标准化羊圈,存栏黑山羊1000余只。

风生水起的脱贫产业,提振了村民战胜贫困的精气神。大龙潭村13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已把浑身的劲都使在脱贫产业上,今年,他们誓要打赢脱贫攻坚战。

不愁没钱娶媳妇

只愁没时间处对象

2015年之前,王炳学的生活很“平淡”。

据大龙潭村第一书记罗国祥介绍,王炳学家中就他和母亲两人,全家的收入主要靠王炳学到附近打点零工。

现在,王炳学的生活很充实。

每天中午,王炳学都要到自家的果园里伺弄果树,忙完又急着赶回家,给羊圈里的黑山羊喂草。2015年,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帮助下,王炳学家种了5亩红梨、1亩红心火龙果。经过1年多的精心打理,果树茁壮成长。今年下半年,火龙果就能挂果,红梨生长周期较慢,预计明年挂果。“火龙果丰产每亩年收入有1万元左右,红梨丰产每亩年收入2万元应该不成问题。”王炳学心里默默算计着,黝黑的脸上露出了笑容,“过去穷,哪家女子愿意嫁给我?现在不一样了,我不愁没钱娶媳妇,而是愁没时间处对象。”

特色种植业,是大龙潭村脱贫摘帽的第一把“钥匙”。

大龙潭村地处高山地区,最高海拔约1700米,长期缺水,无主导产业。2009年,不甘贫困的村民们曾试种芒果,但是由于地理、气候等原因,芒果产量低、品相差,村民们一度心灰意冷。他们想不明白,脱贫致富的路怎么就那么难走?

2015年11月,仁和区组织涉农部门为大龙潭村特色产业发展“会诊”,农林专家们得出结论:大龙潭村适宜种植红梨和红心火龙果。

科技引了路,政策来帮扶。为消除村民顾虑,大龙潭村积极争取上级支持,集中实施土地整理,并对重点贫困户给予每亩740元的红梨种植补助。在多项惠民政策的激励下,村民们在过去的苞谷地里种上了红梨苗,陆续加入到种植红梨的大军中。

去年,大龙潭村红心火龙果试种项目实现了丰产增收,村民们尝到了科学种植的“甜头”。如今,红心火龙果已从最初的3分试验田发展成为30亩种植示范项目。

一张脱贫列车票

开往致富春天里

种植红梨、火龙果周期较长,特别是红梨要3年才能挂果,如何让贫困户实现快速增收,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这是脱贫攻坚面临的一个急迫问题。

特色养殖业,是大龙潭村脱贫摘帽的第二把“钥匙”。

大龙潭村有28户重点贫困户,钱兴权就是其中之一。2016年前,钱兴权的日子过得很“憋屈”。因为贫困,钱兴权离婚了,他独自挑起照料年迈祖母和年幼女儿的担子。作为家里唯一的支撑,钱兴权到附近打零工,屋里屋外忙碌,可离脱贫的路仍然漫长。

为了让重点贫困户搭上脱贫致富的列车,在这场攻坚战中“不掉队”,2016年,在区、乡、村共同谋划下,为每户重点贫困户投入4000元帮扶资金,帮助他们实施种草养羊项目,发展特色养殖业。

这让钱兴权看到了希望。在脱贫政策扶持下,钱兴权免费领了种羊,新建了50平方米标准化羊圈,搞起黑山羊特色养殖,日子渐渐有了起色。“等山羊长到70斤左右,就可以出售了,每只应该能卖到1200元。”钱兴权站在自家羊圈前,看到正悠然吃草的20多只黑山羊,更加有干劲。等家里条件好起来,他想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

“有了这些长短结合的脱贫项目,我们还担心什么,日子肯定会越来越红火!”如今,村民已经在心中构建美丽新村的蓝图。

新闻推荐

埃及发生爆炸袭击10名军人死亡

新华社开罗3月23日电埃及军方23日发表声明说,埃及军队日前在北西奈省遭炸弹袭击,10名军人身亡。声明说,埃及军队在交火中击毙15名武装分子并摧毁两个武装分子的仓库,缴获大量弹药和爆炸装置...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