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恐袭一周年:血的教训不容淡忘
一年前的11月13日,恐怖分子在巴黎猝然发难,一夜之间造成数百人死伤,“花都”之殇震惊世界。如今,鲜血虽已干涸,枪声犹在耳边。在巴黎恐袭一周年祭之时,人们仍需清醒意识到,全球反恐形势依然严峻,血的教训不容淡忘。
一年来,全球反恐的努力取得不少成果。从巴黎到安卡拉,从悉尼到布鲁塞尔,警方曾多次挫败恐袭企图,一些以巴黎圣母院、土耳其国父陵等重要建筑为目标的重大恐袭计划被及时遏止,民众生命得以保全。此外,极端组织盘踞的伊拉克摩苏尔等重要城市正逐步被收复。
然而,恐怖主义幽灵远未消亡,它依然游荡全球、为害甚巨。一年来,从美国加州的残障康复中心到肯尼亚的警察局,从伊拉克首都巴格达的商场到法国旅游城市尼斯的国庆聚会,重大恐袭屡屡发生,死伤者动辄数十乃至成百。桩桩悲剧警示人们:全球反恐任重道远,铲除恐怖主义将是一场不容懈怠的持久战。正如法国总理瓦尔斯所说,反恐将至少需要一代人的努力。
对遇难者最好的悼念,是铭记鲜血铸成的教训。面对严峻的反恐形势,从法国到欧盟,首先要做的是迅速堵住机制上的吞舟之漏。
从巴黎恐袭等事件来看,部分发达国家的反恐机制远不如人们预期的那样健全。法国议会今年7月在调查后指出,法国情报系统全面失败,如果不是情报监控不力、协调不畅,巴黎的一系列恐袭案件原本可以避免。据西方媒体报道,巴黎恐袭案的一名主要作案者甚至曾在网上公开吹嘘,自己光天化日在比利时活动,还能安全无阻离开。
避免新的恐袭悲剧重演,更需从社会层面深思,跳出“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怪圈,以铲除恐怖主义滋生的土壤。值得注意的是,巴黎、比利时恐袭案的嫌犯中,不乏当地土生土长的青年,极端暴力呈现出本土内生倾向。单就法国来说,就业不足、阶层僵化等“法国病”恐难辞其咎。
对此,美国《新闻周刊》指出:对于那些心怀不满、未能充分就业的欧洲少数族裔青年,必须让他们从阴影中走出来,让他们感到自己是主流欧洲社会的一部分。巴黎政治学院教授吉勒·凯佩尔则发现,很多受到极端思想蛊惑的年轻人缺乏家庭关爱,这意味着反恐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再从历史角度看,根治恐怖主义毒瘤亟需西方国家深刻反省。法国权威反恐专家多米尼克·托马斯在其新著《“圣战者”的代际演变》中指出,正是西方近年来在中东掀起所谓“革命”,导致中东北非国家局势不稳,为极端组织武装的兴起提供了温床。
太阳可以再次升起,生命无法重新挽回。牢记血的教训,多方共同努力,才能早日驱散笼罩全球的恐怖主义阴霾。 新华社巴黎11月13日电
新闻推荐
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附近一处军用机场日连续发生多起爆炸,目前没有人员伤亡的报道。有消息指,这是以色列袭击导致的。叙利亚反对派组织“叙利亚全国联盟”前主席哈迪·巴赫拉当天在社交媒体“推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