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们一起用过的公用设施 追忆平度街头已经消失的公用设施,探索其延续创新之路
文/图半岛记者王晓伟通讯员高永利
曾记否,远方的铁塔,指引回家的路;曾记否,城市的灯光,照亮前行的方向;曾记否,村头的大喇叭,唠唠家长里短;曾记否,黄色的电话亭,连接远方的亲人;曾记否,站牌的阅报栏,默默陪你守候回家的最后一班车……在平度,这些已经消失的公用设施,温暖着一代人的记忆。
电视发射塔科技:引领潮流,创新驱动
1984年12月,在广播电视局院内新建电视发射塔,塔高110米,由塔基、塔身、桅杆组成,装有电视发射天线等设备。随着有线电视的普及,该塔于2005年拆除。“小时候感觉这已经是个地标建筑了,每次放学回家,看到这个就知道要到家了。”家住荷花湾附近的耿女士告诉记者。不管是城市的哪个角落,总会存在某个人的记忆里,温暖又柔软地记忆着那些年。
在用发射塔发射电视信号的年代能收到的电视台也不多,信号有时候也不稳定。过去设备比较落后,且一般只有一套设备,所以规定每周二下午一点至六点为检修时间。到现在很多70后、80后还清楚地记得每周二下午电视测试信号的画面,画面是各种颜色的条条、块块,画面顶端一般是某某TV,底部是时间。
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视发射塔的功能已经被有线电视取代,24小时播放、海量电视频道、高清频道……还可以通过网络机顶盒联网观看电视频道、网络节目。孙先生告诉记者:“今年刚把用了十多年的电视换了,不换不知道,现在电视都能上网了,有线电视也不用买了,儿子给我连上网,什么电视节目都能看,太方便了!”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已融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的公共生活空间也会紧跟时代潮流。
拉杆路灯创新:照亮城市,智慧道路
1957年,县发电厂成立,有1台4270型200马力柴油发电机组,发电机容量135千瓦。到1960年,年发电量27万千瓦时,主要用于生活照明。当时,街道照明的路灯使用拉杆路灯。主要分布在今胜利路、徐州路等主要街道,安装在木质线杆上,电灯架为金属拉杆,有铁质搪瓷灯罩(由于技术原因,灯罩不是一次冲压成型,而是用铁锤人工锻打制造),使用白炽灯照明。上世纪80年代后,随着城市的发展,拉杆路灯照明逐渐被双臂灯、单臂灯、立杆灯和景观灯代替。
方女士每天晚上都和她的伙伴们到现河公园广场跳舞,“现在晚上出门哪还用带手电筒啊,小区里就有照明灯,远远就能看到现河桥上的灯,五颜六色,公园里更不用说,晚上比白天都热闹。”路灯的发展更能折射出城市建设的蜕变,目前,许多发达国家积极开展智慧城市建设,将城市中的水、电、油、气、交通等公共服务资源信息通过互联网有机连接起来,智能化作出响应。智慧路灯成为智慧城市建设落地最自然的切入口,它照亮了智慧城市建设的道路,为探索智慧城市的建设者指明了方向。
有线广播喇叭回味:信息直达,最忆那年
1950年,平度、平东、平西、平南四县成立县收音站;1953年,平东县与平度县合并,平西县与蓼兰县(1952年平南县更名为蓼兰县)合并,收音站随之合并;1956年,平度县与蓼兰县合并为平度县后,改收音站为广播站。站址在胜利路南、环城东路(今扬州路)西。当时,县至区乡的广播线路借用电话线路。建站时全县有广播喇叭469只(其中县城有4只25W高音喇叭)。1957年元旦,广播站正式开始播音。随着广播事业的发展,在县城主要街道安装了高音广播喇叭,后改为音箱喇叭,城乡居民家庭中也安装了舌簧喇叭(后有磁盘喇叭),到1990年,全县广播喇叭发展到30万只,有线广播成为主要的宣传工具。
“一朵牵牛花,爬上大树杈”,说的就是这种高音喇叭。上世纪90年代后,随着无线立体声调频发射台的建立,无线广播快速发展,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有线广播喇叭,逐渐成为人们的记忆。
如今,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各单位都有了QQ群、微信公众平台、网站等宣传平台,信息传达方便快捷。今年60岁的李女士回忆到,“农忙时节,高音喇叭叫个不停,播送各小队生产进度,宣读表扬好人好事稿件和坏人坏事检讨书,干起活来特有劲。”只有从那个时代过来的一代人知道,在当时不能目睹只能耳闻的条件下,有线广播喇叭给人们带来了欢乐与温馨!
街道公用电话传承:留住记忆,付诸实践
1995年,随着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对电话的需求量变得越来越大,为方便市民打电话,市区在主要街道设置街道公用电话,使用者可投币,也可以刷IC卡。一座座IC卡公话亭被视作城市的新气象,经常都可以看见人们依靠在电话亭内低声细说心事,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2008年后,随着家庭电话和手机的普及程度不断提高,IC卡公用电话的使用率不断走低,街道公用电话逐渐拆除。“维护IC卡业务的经费远远追不上修补所需经费。我们不可能不计成本地修复,当维护费用用完时,修复工作只好无奈地暂停。”一位电信的老员工告诉记者。
对于无人问津的公用电话,是否可以创新改建?自2009年以来,英国电信以1英镑的价格允许公众认领废弃的电话亭,超过1500个电话亭被民众改造成花店、图书馆和小型艺术馆;2014年,伦敦的两名大学生提出电话亭可以被改造成太阳能手机充电站,方案还在创业大赛上胜出并获得创业基金付诸实践。让城市的记忆留下来,让城市的记忆流下去,看来,只要努力,就可以做得更多。
阅报栏延续:文化品位,薪火相传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获取新闻的主要渠道为报纸,因条件所限,报纸多由单位订阅。为适应群众了解时事政治和文化生活的需要,位于主要街道的单位大门口两侧及剧院、影院、文化宫等公共场所设立了阅报栏。阅报栏有木质的和固定在墙体上的多种。从上世纪90年代末,随着新闻媒体的多样化,阅报栏多弃之不用,逐渐淡出人们视野。
随着现代城市的建设日趋数字化,城市的发展越来越注重文化品位和对市民的服务功能。阅报栏的设置,不仅成为社会的公共文化阵地,在许多城市已成为体现城市文化的地标风景。记者了解到,平度现存的阅报栏寥寥无几,而且也已失去了阅报的职能,成为摆设或弃之不用。现在很多大城市出现了外形美观、占地面积小、使用简便、传输速度快、容量大、画面清晰、人屏互动等特点的电子阅报栏,提供各大报刊的电子版,还可通过触摸点击,查询有关生活服务类资讯,成为大家了解时政、经贸、文化、旅游等又一平台,方便快捷的阅读效果和海量信息引来众多市民驻足。
新闻推荐
大选“三辩”,特朗普出奇制胜? 第三场电视辩论分6大主题,特朗普请奥巴马胞兄助威
马利克·奥巴马(资料图片)。剑拔弩张美国时间19日晚,美国大选总统候选人第三场辩论在内华达大学拉斯维加斯分校举行,这次辩论是大选日之前,共和党候选人特朗普与民主党候选人希拉里正面交锋的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