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八旬老兵难忘援朝岁月

黄山晨刊 2016-10-25 00:00 大字

□ 记者 舒俊 文/摄

10月25日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66周年纪念日。24日上午,记者来到屯溪和谐家园小区,聆听曾参加抗美援朝的老兵杜普源讲述那段难忘岁月。

今年84岁的杜普源是杨梅山社区居民,患脑梗十几年,虽行动不便,但记忆力和表达能力尚可。杜普源是安徽贵池人,4岁时母亲去世,从小跟祖母长大。1951年2月,身为家中独子的他参军入伍。“当时我们村有40多个小伙子报名参军,跟我一起赴朝的就有4人,最后就剩我一个人活着回国了。”杜普源入伍后先后在青阳、芜湖练兵几个月,后从芜湖坐火车到东北抚顺练兵,1951年7月从鸭绿江赴朝鲜战场。

“那时候急行军,因为有敌机轰炸,白天不能走,只能夜行,一晚上要走近百公里,还要背负30多公斤重的铁锹、洋镐、粮食,累了就躺在树下休息。8月份朝鲜下大雪,气温都是零下十几二十度,积雪不化,深的地方没到膝盖,一双棉鞋六七斤重,还是会有很多人脚被冻坏。”谈起抗美援朝经历,老人至今印象深刻。他当过通讯员、电话员,后在工兵连负责修桥补路及看守仓库、弹药库、粮库等任务。“有时候晚上跑几十里送信,两个人一起,背着从美国鬼子那里缴获的小枪,把信从连队送到师部,师部给打个条子,我们才回去,回到连里天都亮了。那时候电话员不是拨拨电话,而是要背着三四十斤的电话线到处拉线,保证从连里到师部的电话畅通。如果明天要换一个地方驻扎,今天就得把电话线拆掉带走,到另一个地方再拉线。”朝鲜河多,敌机把公路干线上的桥梁都炸了,今天刚修好,明天又被炸了。为保证公路畅通,工兵就在水下铺设便桥、潜水桥。被敌机炸毁了,杜普源他们就连夜搬石头、运土抢修好。“他们干的都是体力活,一天不知道要出多少汗,每次他寄回家的信封上都是汗渍。”他老伴站在一旁补充说。

那时粮食全靠自己扛,每次吃完晚饭,一个班的战士就要步行35公里到火车站拿粮食,每人扛两袋,足有50公斤,每隔两三天就要这么来回拿一趟,遇到有时敌机把火车站炸了,拿不到粮食,只能空手而回,隔天再来。“记得有一次凌晨三四点,我们到一个叫龙潭里的火车站下粮食,有两架敌机丢下照明弹,照得火车站很亮,接着又来了4架敌机开始轰炸,我们的部队则用高射炮反击,当时就有两三个战友负伤了,像这样的事经常发生。正常的话我们一天能吃两顿饭,有高粱、大米,菜却很少,一般是从国内运来的大白菜、土豆、黄豆,再就是自己挖些野菜充饥。”在朝鲜两年多的时间,生活的艰苦可想而知。在朝鲜那么冷的天气里干力气活,手脚经常开裂。“路走得多了,脚板底长血泡,就用针挑破,不然血泡越鼓越大;脚后跟也经常开裂,一走路就渗血,那时候也没什么膏药之类的,没办法,只能咬着牙忍着痛自己用针线把裂开的口子缝合好。”说起那时吃的苦,杜普源笑笑说,“那个时候自己还年轻,大家都一样,也没觉得有多苦。”

看仓库没出过差错,抢修公路桥梁总能出色完成任务,由于在朝鲜战场上表现突出,1953年8月1日,朝鲜政府颁发给杜普源一枚三等功军功章,还附有一本立功证明书。如今,这枚饱经沧桑、镌刻着那段历史的军功章和另一枚1953年10月25日中国赴朝慰问团队赠给他的印有“和平鸽”图案的抗美援朝纪念章被他视为宝贝珍藏在抽屉里。

1953年底,杜普源从朝鲜归国,1955年转业,1956到屯溪汽车运输公司当驾驶员,直到退休。老人育有4子1女,如今四世同堂,住进拆迁后的新居。“我是一个很幸运的人,战场上死了那么多人,我还活着,而且生活得很幸福。”在抗美援朝纪念日来临之际,杜普源抚今忆昔,不胜感慨。

新闻推荐

成长再出发第六届黄山小记者节暨十佳、优秀小记者颁奖仪式举行

记者樊成柱/摄记者方伟汪嫒李晓洁晨刊讯“朋友们,准备好了吗?准备好现在就出发!带上激情,带上梦想和希望,迎接挑战,快乐出发……”11月5日上午,伴随着小记者之歌《出发》的旋律在中心城区天...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