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排夺冠给教育的启迪□熊丙奇
里约奥运会落下帷幕,中国女排时隔12年再次获得奥运会金牌,成为本届奥运会中国代表团的最大惊喜。对于胜利,早在八强赛战胜东道主巴西时,主教练郎平就显得很平静,她对现场的中国记者们说,“不要因为我们赢了一场就谈女排精神,也要看到我们努力的过程。女排精神一直在,单靠精神不能赢球,还必须技术过硬”。这番话显示出一位卓越的业务型主帅异常冷静的头脑,也赢得媒体记者一片掌声。
“女排精神”是这两天中国女排获得金牌后,舆论谈得最多的概念,并各有各的解读。这个时候,重温主教练郎平的话,显得尤为重要。精神很重要,但是,精神离不开科学的方法、专业的训练、团队的合作、职业的操守,离开了这些,空谈精神、意志,无法获得成功。这对于我国学校办学、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都不无启迪意义。
对于我国学校办学,舆论一直希望学校校长有教育家精神,尊重教育规律,避免行政化和功利化,有关部门还专门组织针对校长的专业培训。可是,现实中,学校办学缺乏教育家精神的不在少数。原因在于,要让校长有教育理想追求,并在办学实践中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就必须落实学校的办学自主权,给学校自主办学空间。同时,取消校长的行政级别,实行校长职级制,引导校长做职业化、专业化的校长。这和郎平带领女排获得成功一样,郎平的胜利可以说是专业的胜利,如果对于主教练的带队指导,总有上级领导干扰,郎平能获得教练生涯的辉煌成功吗?即便再有迎接挑战,完成领导布置的任务的“精神”,也恐怕难以获得佳绩,毕竟,竞技运动要靠专业水平,用实力说话。
此外,强调教师的奉献精神,是长期以来一些地方政府对待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态度。其实,一味用“精神”来要求教师,而不注重保障教师权益和待遇的做法,是落后的教师队伍建设理念,不符合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要求。在一些农村地区,由于教师的基本待遇和权利得不到保障,乡村学校很难吸引并留住优秀教师。对此,国家已有清晰的认识,近年来建设和发展农村教师队伍,都把提高待遇、评职称向农村教师倾斜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这表明,单靠精神激励无法建设一流教师队伍,必须切实解决教师的待遇问题与事业发展空间问题,才能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职业荣誉感的提高。
“只有学不死,就往死里学”则是老师和家长经常教育学生的“励志语”。在我国,还有一些中学把假冒的“哈佛校训”,诸如“此刻打盹,你将做梦;而此刻学习,你将圆梦”,刻在教学楼、图书馆墙壁上,激励学生争分夺秒刻苦学习。可以想见,在这次奥运会后,一些学校会在开学时,要求学生们学习“女排精神”,要百折不挠,有一颗“冠军心”,为此要配合学校的“题海战术”,做到“不叫苦不叫累”。这不是学习“女排精神”,而是灌输“应试精神”。女排获得冠军,一个重要原因是主教练善于识人,令中国女排实现优秀人才的“井喷”。据媒体报道,在郎平2013年4月走马上任之前,中国女排呈现青黄不接的局面,但自从郎平接手之后,中国女排每年都会有优秀新人不断冒头,第一个被郎平发掘的便是这次在奥运会获得最有价值球员称号的朱婷。
这难道不是启示教育要因材施教,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兴趣吗?可是,在当前单一的分数标准之下,学生的个性和兴趣被忽视,更有甚者,有的教师还把学生分“差生”和“优生”对待,美其名曰是为了刺激“差生”。显然,这是不利于形成优秀人才“井喷”的环境的。只有当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展示,才能让他们收获自信和成功。
“女排精神”,说到底,是职业精神与专业精神,是对运动规律和人才成才规律的尊重,对人的潜能的科学、专业开发。重视教育的规律和常识,给校长自主办学空间,保障教师的待遇和权利,促进校长和教师职业化、专业化,重视学生个性和兴趣发展,我国的教育才能让教育家校长、教师以及创新人才辈出,这是“女排精神”对发展教育最重要的启示。
新闻推荐
新华社华盛顿9月2日电(记者林小春)美国航天局2日宣布,该机构科学任务委员会已批准美国的下一个火星探测任务——“洞察”号无人着陆探测器于2018年发射。这个探测器将帮助人们了解火星的内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