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收复提克里特 对伊拉克意义重大

德阳日报 2015-04-02 21:34 大字

3月31日,在伊拉克萨拉赫丁省首府提克里特,民兵武装人员在州议会大厦前举旗庆祝。新华社

当地时间31日下午,伊拉克总理阿巴迪向全国发表电视讲话宣布,“国旗已插上萨拉赫丁省政府大楼,解放提克里特的行动取得胜利”。经过近一个月的激烈战斗,伊拉克军队最终收复北部萨拉赫丁省首府提克里特。

分析人士认为,解放提克里特是截至目前伊拉克打击“伊斯兰国”武装分子行动取得的最大进展,同时意味着伊军向解放该国第一大省安巴尔省和第二大城市摩苏尔迈出艰难一步。

“伊斯兰国”力量被削弱

伊拉克军事专家、伊军准将阿卜杜拉·朱布里认为,提克里特大捷是对“伊斯兰国”的“沉重打击”。

朱布里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提克里特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控制该市可以切断武装分子在东部迪亚拉省、基尔库克省、西部安巴尔省和北部尼尼微省之间的联系,“他们将无法顺利地在这些地区间调兵遣将、运送物资”。

朱布里曾预测提克里特之战不会持续太久,“因为该市的大部分武装分子已提前撤往200多公里外的摩苏尔”。他认为解放提克里特除了军事上的胜利,更重要的是打压了“伊斯兰国”的嚣张气焰。

去年6月初,“伊斯兰国”武装分子两天内占领了摩苏尔和提克里特两座城市,一路追赶伊政府军至巴格达城下,随后不断在社交媒体宣称其“不可战胜”。

“现在战场形势发生了逆转。”朱布里认为,提克里特一战让武装分子意识到,与之前不同,他们面对的是装备优良、训练正规、作战意愿强烈的对手。

教派和解见成效

值得一提的是,参与此次解放提克里特军事行动的3万人中,既包括伊拉克安全部队,也包括什叶派民兵组成的“人民动员组织”,还包括当地逊尼派部族武装。巴格达大学政治学教授萨巴赫·谢赫认为,什叶派和逊尼派联手收复提克里特表明伊拉克政治和教派和解已见成效。

2013年,伊拉克教派冲突进入白热化,安巴尔省居民反对什叶派主导的中央政府打压、迫害和边缘化逊尼派的声音高涨,之后逐步发展为武装抗争。教派冲突为“伊斯兰国”等极端组织及反政府武装在伊拉克发展提供了空间。

2014年8月阿巴迪政府成立后,在重整军队的同时积极致力于教派和民族和解,逊尼派与什叶派、阿拉伯人与库尔德人之间的矛盾得到一定程度缓和,为各方联手打击“伊斯兰国”奠定了基础。

但谢赫称,应对伊拉克的和解进程持“谨慎乐观”态度。针对此前有报道称一些什叶派民兵在收复地区破坏逊尼派居民财产,谢赫表示,促进并维护教派和解有待各方付出进一步努力。

收复摩苏尔尚需时日

伊国防部长奥贝迪日前在新闻发布会上说,在清除萨拉赫丁省的“伊斯兰国”武装分子后,伊军将重点转移至西部安巴尔省,并考虑收复第二大城市摩苏尔。他强调,收复摩苏尔将是伊拉克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但在清剿安巴尔省的武装分子前,伊军不会发动解放摩苏尔的行动。

朱布里表示,提克里特一役后,“伊斯兰国”武装将主力撤往摩苏尔,该武装仍然具备打大仗的实力。奥贝迪也透露,伊东部迪亚拉省、北部拜伊吉市的武装分子已撤至摩苏尔,武装分子正在加强该市的防御工事,准备最后决战。

此外,3月25日美国主导的多国部队开始对提克里特发动空袭后,多支什叶派民兵武装宣布将退出战斗。尽管在什叶派宗教人士的呼吁及各方调停下,这些民兵武装留在了提克里特战场,但在未来的战斗中,伊朗支持的什叶派民兵与美国主导的国际联盟会否争执再起,将成为影响伊拉克未来战局的不确定因素。

新华社巴格达3月31日电

新闻推荐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 遇难同胞纪念馆采访见闻

4月5日,观众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灾难之墙”前参观凭吊。本版图片均据新华社4月5日,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左二)在遇难者名单墙前默哀。4月5日,日本铭心会南京友好访华团团长松冈...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