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缘何赶着赴美“朝贡”
日本新任首相安倍晋三本月访美,双方预备就多个议题展开会谈。安倍重新出任首相伊始,在尚未与美国协商好之前,便急匆匆高调喊着要访美,不想却遭遇美国政府以奥巴马很忙为由“婉拒”。在几番交涉之后,终于如愿。
此次访美,日美双方均希望借助此次首脑会晤,加强日美同盟,实现各自的战略调整。那么,安倍大费周折的背后,隐藏着哪些战略考虑?日本在美国政府眼中有着哪些利用价值?美国同时又对日本存在着哪些疑虑?日美同盟的加强又将会对亚太地区局势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
安倍急于访美·四大考量
安倍此行目的在于加速日美同盟关系的修复进度,并向外界表示安倍政权对美的“绝对服从”。从战略层面看,日方有以下几点考虑。一是希望能重新确定日美同盟关系的功能与定位,拓展日本在同盟关系中发挥辅助作用的空间;二是争取美国在中日钓鱼岛领土纷争上的绝对性支持;三是竭力向美国解释久拖未决的冲绳美军普天间基地搬迁问题的新进展以及全面妥善解决的实际困难,试图谋求美方的理解与宽容;四是向奥巴马政府表明日本参与TPP(泛太平洋经济伙伴关系)谈判的坚定决心,尽管这暂时还不能表现为公开的政治承诺或其他形式的政府表态。应该说,上述四件事情若能全部办妥或完成一半,也算是安倍此行的重大成功了。
美国全球战略·日本地位
2011年,美国开始高调提出重返亚太战略。日本正是这一重心转移最佳的落脚点,美国需要日本助其顺利完成新的战略部署。
以形成体系的驻日美军基地为依托,美日的军事合作也越来越实。海上自卫队已是亚太地区仅次于美中的第三大海上作战力量。“环太平洋2012”多国联合军演中,日本海上自卫队少将北川文之担任副指挥官,这是该演习40多年来日本自卫队将领担任的最高职位。美国为牵制中国愈发依赖日本,而这正是东京稳步扩大军事影响力的标志。
伴随着美国将战略重心向亚太转移,日本近来也鞍前马后地忙于为美国拉拢盟友牵线搭桥。《华尔街日报》认为,日本在美国军事战略布局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它正通过这种卖力表现,试图为对抗中国寻求支持。
日本协助美国编织的亚洲对华包围圈已逐渐成形,它不仅希望通过卖力表现提高在美国亚太战略中的地位,也试图营造中美对抗的氛围从中牟利。
美国对日心理·“既爱又怕”
一方面,奥巴马政府充分认识到遏制中国发展的非现实性与非可行性,因此,美国的努力更多地表现为减缓中国前进的步伐,至少是设置些许阻碍中国崛起的障碍,增加中国崛起的难度。如此,日本的功能与作用再度成为美国国内保守势力的关注焦点。
另一方面,美国也对日本对外战略过度且无序膨胀表现出了一定的担忧。日本政治的急遽右倾以及所带来的对外战略主动性成分加重,也对东亚地区稳定造成了负面的影响,甚至给美国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产生一定的威胁。因此,奥巴马政府也在认真地盘算如何既能有效地扶植,又可以娴熟地制约日本这种充满不确定性的势力扩张。
美国在对日本“既爱又怕”的矛盾心理中,正在逐步放松日本在同盟体制中的能量释放,并默认了日本在现有安保体制下军事实力的大幅增长。
日美同盟对亚太局势影响
日本对美战略地位重要性的体现始于冷战,尤其是朝鲜战争的爆发,凸现出了日本对美全球战略在亚太地区的支撑作用。日本则是出于重建的需要确定了自己“亲美”的战略取向。1951年,美日签订《日美安全保障条约》,日美同盟的序幕就此拉开。美国不但承担了日本的安全与防务,更是将其作为在亚洲地区对抗苏联社会主义阵营的重要一翼。
面对美国“重返亚太”战略这一新特点,日本目前已经显露出了调整其海洋战略的迹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坚持美日军事同盟的基础上强调日本在部分地区安全事务中的主导权。为将美国的终极军事支持变为日本的“安全保底”策略,日方花大力气对美国国会亲日议员团体展开“游说”工作,推动美参议院通过涉钓鱼岛提案。然而,在美国“安全保票”尚未完全到手的情况下,日本部分政治势力就拿中国军舰穿越琉球群岛中间的公海说事,并企图借此修改集体自卫权。
对钓鱼岛问题等地区争端处理的 “升级化”和“扩大化”。日本朝野两派政治势力在争端处理升级化方面达成了难得的一致。一系列举动意在使海上保安厅自卫队化,自卫队国防军化,最终将目前钓鱼岛中日海上对立引向岛上对立和空中对立。
在南海问题上实现日美“意见合流”,拉拢南海声索国共同对抗中国。日本逐渐把美方秉持的“南海航行自由”当成了口头禅。同为南海域外国家的美国和日本不仅希望借此问题拉拢南海声索国共同制造南海问题“国际化”的局面,而且企图以此吸引中国在钓鱼岛问题上的注意力。 (综合新华社)
新闻推荐
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一花鸟虫鱼市场8日遭汽车炸弹袭击,警方说至少造成11人死亡、30人受伤。由于当天是周五休息日,很多民众到花鸟虫鱼市场采购、闲逛,人流密集,爆炸袭击造成较重伤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