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基础教育阶段 散文教学的目标和策略

绵阳日报 2012-09-30 10:13 大字

本文所说的散文是指文学意义上的散文,即与诗歌、戏剧、小说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它包括两大类,一类是现代白话散文,一类是传统文言散文。因而,现代白话作品中非文学的实用文,如一般的科学著作、论文、应用文等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之内。相应的,传统文言中那些真正体现了“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的精神,除诗词曲赋及传奇、话本、小说之外的散体作品,无论《孟子》、《庄子》、《左传》、《史记》、还是《陈情表》、《与朱元思书》,《〈指南录〉后序》均属于本文所讨论的“散文”之列。

一、散文教学的目标:趣味的精熟

散文教学的目标设定离不开两个关键词:文学、课程标准。

“文学”是一个难以统一的概念。然而,无论文学的概念怎样莫衷一是,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文学的审美特质却是普遍共识。在散文教学目标设定时,“审美”便理应是其核心要素之一。

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才能深刻理解《课程标准》提出如下目标原由。

义务教育阶段,要“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感情体验,……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高中阶段,必修课程要求 “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具有积极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进入选修课程,要求就进一步提高为“培养鉴赏诗歌和散文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诗歌、散文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不难看出,整个基础教育阶段的散文教学,《课程标准》都一以贯之地突出感情体验的作用,强调通过阅读鉴赏活动,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和提高文学修养“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因此,我们可以得到结论:在基础教育阶段,散文教学过程实质上是散文审美活动的具体化、情感化、人格化的过程。

然而,不管这一过程中个体差异如何巨大,他们都趋向于散文趣味的精熟。

于是,我们便可以说基础教育阶段散文教学的目标便是散文趣味的精熟。

我们在散文的教学中必须跳出工具化教学的模式,回归文学审美。吸取传统语文教学精华和现代文学理论新成果,另辟蹊径,以图实现散文趣味精熟的目标。

二、散文教学的策略:朗读

传统语文教学特别强调朗读。

朗读的前提是反复。朗读的方法是高低结合、快慢搭配。“先之以高声朗诵以昌其气,继之以密咏恬吟以玩其味;二者并进,使古人之声调拂拂然若与我之喉舌相习”。毫无疑问,贯穿始终的朗读,这种“视书如水,而视此心如花,如稻,如鱼,如濯足”的传统经验,使学生收获了情感成长和自我领悟,有助于实现学生散文趣味精熟的散文教学目标。传统经验在现代白话散文教学中同样适用。可以用于预习。预习《记念刘和珍君》,刚开始看快些,从整体上感知全文大意和情感倾向。接着小声试读,可以慢些,争取字读清楚,读得流畅。然后放声读,快慢不拘,要口中成声,心中体会,读出自己的感受。朗读可以使缺乏教学经验的实习教师“一下子就把学生带到作品描述的美丽世界中去了,使学生真正体会到这就是文学,品出了文学的味道”。还可以用于复习。学生可以假设自己就是鲁迅,反复读,读得投入,读得忘乎所以,有高有低,有徐有疾,一直读到上句还没有读完,下句已是脱口而出。

通过朗读来复习远比做练习题——无论客观题还是主观题——更指心见性,更接近审美本质,更易于领悟鲁迅的精神,当然,也更易于实现散文趣味精熟的教学目标。

吸收现代文学理论新成果对实现散文教学目标同样至关重要。

上世纪六十年代产生于德国的接受美学突出了读者在文学审美中的重要作用,是现代文学理论最重要的收获之一,值得我们高度重视。下面就其中几个概念对散文教学的启发做些探讨。期待视野。指读者由于个体和社会的复杂原因,心理上常常会有的一个既成的结构图示。这些期待是由特定的年龄阶段和个人经验形成的,无可厚非。在具体阅读活动中,由下而上分为“文体期待”“形象期待”和“意蕴期待”三个层次。

优秀的作品阅读过程中往往伴随着期待指向暂时受挫。然后以其高远的艺术境界使读者的心理状态由受挫转变为振奋,进而因丰富和扩展了期待视野,感到喜悦和满足。

从理论上讲,课文都是百里挑一的美文,都能提供超出学生期待视野的想象空间,使学生的期待指向暂时受挫。但是也不排除由于各种原因,课文不能,至少表面上不能做到这一点。这时候,教师的引导作用就显得特别重要。

根据学生已有的期待视野和具体的散文文本,教学中教师应适时调整思路,务必使学生的期待指向暂时受挫,否则,如果教学不能提供超出学生期待视野的想象空间,学生就会因为一马平川而志得意满,进而兴味索然,停留在原有辨别辨别散文艺术价值的水平上无法提高,达不到散文教学目标。接受动机。分为审美动机、求知动机、受教动机、批评动机和借鉴动机五类。由于散文趣味精熟是我们的目标,教学中应更多的激发学生的审美动机,以便促进这一目标最大限度的实现。

接受心境。指影响阅读效果的情绪状况。“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藏,澡雪精神”,面对作品时,读者只有摆脱功利得失,凝心聚神,才能真切感受作品,从而进入设身处地、心驰神醉的审美移情之境。因此,在散文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达到和保持“虚静”的心理状态,从而为接受感受散文的艺术境界作好准备。

接受高潮依次分为共鸣、净化、领悟和延留四个阶段。共鸣是指读者被作品中的思想感情、理想愿望及人物的命运所打动,从而形成的强烈的心灵感应状态。净化为读者继共鸣之后不由自主地达到的调节精神、排遣情绪、去除杂念和提升人格的状态,并以之实现自我审美教育。领悟是继前两个阶段之后的更高阶段包括潜思默想、洞悉宇宙奥妙、体悟人生真谛、提高精神境界的过程。 延留是读者接受文学作品形成前三个阶段之后继续存留于其脑际,并不断回味的状态,也是作品对读者审美趣味、精神气质以及人格规范潜移默化的久远影响。

每一篇散文的教学都必须达到高潮。了解这四个阶段,对我们评价散文教学是否成功,在多大意义成功提供了参照。当然,必须指出的是,这四个阶段常常百感交集,并不是可以截然分开的,也不是每篇散文教学都必须全部经历的。正确的做法是,教师基于学生的期待视野、散文的文学价值和教师的个人文学鉴赏特长,循序渐进,着力帮助学生达到尽可能多的阶段。至此,我们从传统经验和现代理论两个维度探讨了实现散文教学目标的革新之路。一目了然,这条路上我们只是确立了几条原则,如同几块路牌,没有一整套像交通规则那样操作性很强的具体方案。

不过,既然“教育的目的在启发人性中固有的求知、想好、爱美的本能,使它们尽量长展”,既然“趣味是对于生命的激悟和留恋,既然“为培养读书兴趣起见,应该从课外书入手”,那么,少一些技术化、工具化的手段,少一些程序化、标准化的条款,多一些审美愉悦,多一些涵泳体察,或许竟是件好事,反而可以让学生在散文趣味精熟的路上走得更自由,更从容,更诗意。

(三台一中许金)

新闻推荐

C罗上演“帽子戏法”皇马领跑“死亡之组”

C罗连续第二场比赛上演“帽子戏法”!继上周末西甲联赛之后,葡萄牙球星又用一个独进三球,帮助皇马在4日的欧冠小组赛第二轮赛事中客场4:1大胜荷甲冠军阿贾克斯。取得开局两连胜的皇马目前在这个...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