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朋友圈代购渐热维权成难题

北部湾晨报 2014-08-06 11:05 大字

(记者何治林实习记者吴小玲)代购,以“便宜”为要素加之朋友圈的“人情”发酵,让不少的人赚了第一桶金。如今,这样的消费方式正不断蔓延,不少市民反映他们的空间、微博或者微信朋友圈中或多或少都有人发布代购信息,但代购售后几乎只依靠“人情”。市工商局12315中心的贺主任建议,面对类似朋友圈的代购应理性谨慎,因遇问题想要维权,不仅成本大而且很难。

代购渐流行

“亲,有一款泰国的蜗牛霜,很好用哦,要不要试试?”近日,钦州学院的陈同学通过微信的朋友圈推介着她委托朋友从国外带回来的化妆品。记者通过调查了解到,因为能使不常出国的消费者可以较低价买到所在地以外或国外的化妆品、服装、包包等,买家可赚一定的价格差利润,朋友圈代购已利用网络和邮寄渐渐流行起来。

据了解,所谓的“代购”是指买者有朋友或认识的友人在省外或国外代为购买,然后再亲自带回或邮寄回来。在采访了十多位常代购的年轻女性,记者发现她们的代购方式几乎是托“友女”(在国外留学的同学或是空姐的朋友)代购。因为是“熟人”,所以即使消费者不能亲自看到商品的质量也放心,但是也难免出现“熟人代购遇尴尬,交易不成被绝交”的情况。

维权路艰难

朋友圈代购必须要经过一个朋友的中转,一些还要经过朋友的朋友,如果其中一个环节出现差错,物品有瑕疵问题该如何是好?陈同学说:“为了在朋友圈建立起良好的信誉,我们在选购商品和承担责任上必须尽心尽责。”那除了朋友的自律外,当代购的物品出现问题时,市民是否还能通过其他途径维护自己的权利呢?

据悉,海外代购方式一般分为淘宝代购和熟人代购,淘宝代购买家维权可通过与卖家沟通进行评价协商、退货方式或拨打该淘宝店注册地的12315电话热线进行投诉;而朋友圈的代购属于间接性购物,如果发生了购物纠纷,买家权益维护也是非常难的,因为代购本身就是逃税行为,法律禁止的。

市工商局12315的贺主任说,朋友圈的代购大多都是跨市、省甚至是跨国的,当代购的东西出现问题时,因为没有具体的法律法规进行限制,市民想要维权难度很大且成本高。贺主任表示,代购的交易主体不是经营者与消费者的关系,而是个人与个人的私下交易行为,其已经超出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调解范围,一般是建议市民与朋友协商解决。

新闻推荐

外来小龙虾首现广州进境邮包

新华社广州3月14日专电广州检验检疫局14日对外表示,该局驻邮局办事处查验人员日前从泰国邮寄入境的邮包中截获13只鲜活小龙虾,体长约3.5厘米至4.5厘米,没有检验检疫审批证明,属非法入境。根据有关规...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