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识诈防骗能力 维护合法权益 防范“投资养老”骗局系列报道①
【导语】近年来,随着养老产业的不断升温,老年人的养老服务和投资理财需求逐渐增多,不少机构或企业打着投资、加盟、入股养生养老基地,以销售虚构的养老公寓或者以长期出租养老床位、销售养老公寓使用权等名义,通过返本销售、售后返租、约定回购、承诺高额利息、“私募基金”等形式实施非法集资活动,吸收老年人资金,给老年人造成严重财产损失和精神损害。此类非法集资行为存在高额利息无法兑现、资金安全无法保障、养老需求无法满足的风险。广大老年人和家属需提高警惕,防止利益受损。
□罗俊涵
真实案例
陈老先生为了减轻子女的负担,一直有去养老机构的想法,经过综合考量,陈老先生决定将自己的十万元积蓄投入到某老年公寓服务有限公司,该公司承诺,陈老先生入住老年老公寓享受六折床位费的优惠,在入住前每年享受13%的福利补贴,可是一年过去了,老年公寓老板联系不上了,约好的提前兑付,但却终止了合同,慌了神的老人们纷纷找到老年公寓了解情况,没想到相关部门早已将建成的老年公寓拆除,表示此老年公寓服务根本未经民政部门许可备案,并不是一个合法的养老机构。老年公寓负责人龙某以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被公安机关立案调查,警方发现,该案涉及的投资人达到了890多人,涉案金额达到7700多万元。
骗局揭秘
利用小恩小惠博好感。不法分子抓住老年人手头有积蓄、防范心理弱的特点,经常徘徊在老年人聚集的公园、超市、小区等场所,并以赠送鸡蛋、米、面、油为诱饵,吸引老年人参加活动或讲座。与老年人相识后,经常陪老年人聊天,对老年人的日常起居关怀备至,降低老年人警惕性,达到博取好感、与老年人建立信任的目的。同时,打着投资养老、销售老年产品等旗号,向老年人灌输金融养老、新型投资等概念并进行虚假宣传,骗取老年人的钱财。
投资项目包装“精美”。与传统吸引老年人购买保健品不同,投资养老领域非法集资通常虚构“精美”的投资项目,如投资、入股、加盟养生养老基地,销售养老公寓所有权或使用权,有的甚至打着“以房养老”的旗号,诱使老年人将房屋抵押以获得资金,再将资金购买其“理财产品”并承诺给付高额利息等,通过“抵押-借贷-理财”的操作方式实施诈骗,而且还利用国家政策、政府信用进行背书,将项目包装成具有国家“重大民生工程”背景的项目。为了让老年人相信投资项目兼具“养老”、“保本”、“理财”三重功能,不法机构或企业甚至会组织老年人上课、考察、旅游等,在潜移默化中迷惑老年人。
专业提示
市金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提醒广大老年人增强自身识诈防骗能力,选择正规金融机构办理业务,高度警惕“无风险、高收益、稳赚不赔”等宣传内容,理财产品如果承诺收益率超过6%就要打“问号”,超过8%就很危险,10%以上就要准备损失全部本金。在作出投资理财决策前多与家人商量,慎重对待合同签署环节,不随意提供身份证件、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等重要信息,防止个人信息外泄,自觉远离非法集资,更好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新闻推荐
亲爱的妻子:原谅我的粗心,在这乍暖还寒的时节,才以这种猝不及防的方式,细数我们的过往,把搁置在阳光深处的故事,一一回味。愿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