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新职业从业者陷入“考证迷茫”
■王军荣
近年来,不断涌现的新职业让不少劳动者“心动”,希望学习相关技能“持证上岗”。2015年以来,人社部已经发布了4批56个新职业。然而,由于新职业尚缺乏统一的职业技能标准和评价机制,一些培训机构利用劳动者希望“一证傍身”的心理“乘虚而入”,不仅培训质量参差不齐,证书含金量也难以辨别。(2月28日《工人日报》)
“持证上岗”本是好事,一方面通过职业培训,提高从业者的职业素质,另一方面可以更好的管理,可事实上,新职业考证乱象丛生,从业者付出了不菲的代价,却只得到一张没有价值的证书。
新职业考证乱象造成的原因是,新职业和相关技能标准的发布严重滞后,再加上监管不严,或是处于无人监管状态。新职业考证乱象如果得不到根治,则不利于新职业长远发展,更不利于从业者的职业发展和技能水平提升。
不要让新职业从业者陷入“考证迷茫”。首先,发放证书的机构或企业要具有权威性,一方面符合国家标准,另一方面培训严格、规范,而不是出现疑似“卖证书”现象。其次,证书数量要有限制。一个行业如果需要的证书太多,这会让从业者付出更多的精力、时间和金钱,更无益于职业技能的提高。再次,监管要严,处罚要重。要把好入口关,从严遴选、发布符合条件的评价机构,实行备案及“黑名单”制度。
从业的证书培训不是件小事,需要慎重对待,不是谁都可以培训,不是谁都可以发放证书。要对证书负责,也是对从业者负责,更是对社会负责。
新闻推荐
开展安全检查“这里燃气管道安装不够规范,要马上整改……”连日来,市住建局动员全市住建系统力量,对城乡燃气安全进行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