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编经典应怀敬畏之心
□ 魏风云
所谓经典翻拍,就是以曾在一段时期内较为盛行,流传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的影视作品、文学名著等作为素材进行二次创作的影视作品。由于经典具有独特的文化意义和符号价值,很容易引发观者热议,激发大众的怀旧情绪,所以一直以来都是影视生产的热门选题。然而,近年来的翻拍之作却“十拍九翻车”。尤其是近日,随着剧集《新白蛇传》、新《天龙八部》以及电影《第一炉香》等播出上映,经典翻拍再度成为舆论热议焦点。这些作品大多口碑一般,有评论者直言“翻拍毁经典”,简直“惨不忍睹”。为什么现在翻拍经典常常会获得与原作截然不同的评价?究其原因,主要是丢掉了经典的“精气神”。
人们通过改编赋予经典新的艺术形式和时代特色,使其讲述的故事和承载的理念借助影视艺术的载体进一步传播开来,这对于文化传承发展本是好事。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四大名著、金庸武侠小说不断被翻拍。其中大部分作品获得了不错的口碑和票房收视,但也有些作品没那么幸运。比如,2019年版电视剧《封神演义》让杨戬爱上妲己、狐妖变成男生、哮天犬变成女生,被观众吐槽“魔改”原著、毁经典,播出不久后就被强制“收官”;2020年上线的《鹿鼎记》中演员演技过于夸张,豆瓣评分仅3.2分。这些翻拍影视剧以经典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基础,又融合现代制作技术和先进的影视拍摄理念,完全有条件成就好作品。可为什么呈现出的作品却胡编乱改,丢掉了经典的“精气神”,而且在“屡拍屡败”、广遭吐槽的情况下仍“屡败屡拍”呢?
仔细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无外乎几点。有的创作者出于致敬经典的情怀投入创作,意在重新诠释经典,又或是用现代摄影技术弥补早年拍摄时的缺憾。也有的创作者受利益驱动,希望挖掘经典背后蕴藏的商业价值。进入新时代,视觉艺术成为当下最为主要的文化传播方式之一,特别是紧贴时代脉搏的影视文化,总是能敏锐地捕捉甚至引领市场先机。而翻拍往往能未播先火,激发一众喜欢经典作品的粉丝的期待,也能在播出上映期间引发公众对比不同版本经典改编之作的各种讨论。关注度往往能带来流量,有了流量就意味着能获得更多经济效益。于是,创作者充分发挥经典“情感文化”的“吸睛”和“吸金”效应,并为了迎合大众审美倾向,对经典添油加醋,肆意改动。
从受众的角度看,观众之所以在吐槽经典翻拍作品的同时,还在不断贡献票房、收视率、点击率,主要是基于品牌认知和评判心理。经典之所以被称为经典并广为流传,在于大众心中对其“品牌”的认知度相对较高。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现代社会,受众为了节省时间和精力,相较于一部全新的陌生作品,会更加倾向于选择具有较高知名度的经典翻拍作品观看,这可以满足他们追忆往昔的怀旧心理和疏解压力的娱乐诉求,从而让焦躁的心灵暂时获得精神寄托。与此同时,由于对经典十分“熟悉”,观众在观看时自然带着一定的期待,将经典翻拍与原作进行比较、评价,也获得了茶余饭后的丰富谈资。
经典翻拍本身并没有错,但站在传播前沿的影视文化,如何解决“屡拍屡翻”,既传承经典,又不断创新,既赢得票房收视,又收获口碑呢?首先,创作时必须守正。改编不是乱编,戏说不是胡说。经典之所以能成为经典,是“吹尽狂沙始到金”的经久历史沉淀,是滋养民族文化蓬勃发展的深厚土壤,是不断品味仍不觉乏味的民族文化传承。今人无论如何创新翻拍,经典原著的主题思想、价值内核都不能丢,必须要守住经典的“精气神”,否则经典也就不再是经典了。其次,创作还要有所创新。经典本身蕴含的理想与现实、战争与和平、生存与发展等诸多主题,具有跨越时空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力量,表达的都是文艺创作的永恒主题。对创作者而言,翻拍经典的关键不是如何颠覆,而是要在如何结合新的时代精神和技术手段对经典主题进行全新诠释上下功夫。最后,创作者要用匠心。经典能够历久不衰,在于其内涵的说服力、历史的影响力和未来的延续力。好的经典翻拍不是贴合不同时代语境的简单复制粘贴,而是在延续经典的基础上赋予它新的生命力。因此,创作者应以工匠精神吃透原作内涵,守正创新,才能创作出既尊重经典又超越经典的新经典,才能让“经典永流传”。这也是翻拍经典的题中应有之义。 据《光明日报》
新闻推荐
光明网评论员:根据2021年中国统计年鉴,2020年,全国共有家庭户49416万户,其中“一人户”家庭有125490007,超过1.25亿,占比超过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