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故知新可为师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杨伯峻先生在《论语译注》一书中对之翻译如下:
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做老师了。”
读这一章,让我想起了《牡丹亭》中的一个情节:闺塾师陈最良为女弟子杜丽娘解说《诗经》,但把《诗经》大义敷衍一番,说“‘关关雎鸠’,雎鸠是个鸟,关关鸟声也。”“兴者起也。起那下头窈窕淑女,是幽闲女子,有那等君子好好的来求他。”却被学生杜丽娘讥讽“师父,依注解书,学生自会。”听闻少女杜丽娘如此言语,作为师者,当不得不思考一下“如何方可为师”这个问题。
金纲先生在《论语鼓吹》一书中说,温故知新首先涉及到信息处理的问题。“温故”,就是强化信息记忆;“知新”,就是追求信息增值。输入信息如果是“左耳进,右耳出”,毫无自己的心得体会,说的就是在信息输入和输出时没有信息增值,自己的头脑有如“筛子”而已,不能记忆;但如果储存的信息不能增值,更不能够通权达变,在实际生活中不能够灵活运用,即便记得再多,也不过是“书橱”罢了,至多是在平日里掉掉书袋,显摆自己“博学”而已,难免会有“孔乙己”的下场。另外,温故而知新,重点是“知新”,而“知新”,其实是一种无师自通的新发现,所以说,温故而知新就可以做自己的老师。《论语·为政》第九章说: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此章中的颜回,看上去“如愚”却“不愚”,关键就在其“亦足以发”,能够“举一反三、闻一知十”上,由此观之,颜回真可谓能“温故能知新”者也,令人叹惋的是,颜回早逝,否则,绍继孔子衣钵者,非他莫属!
当然,孔子所言之“师者”,绝非仅仅是今日之“教书先生”,而是具有伟大的政治理想的士人,心怀修齐治平的伟大抱负。面对春秋末期前所未有的政治乱局——礼崩乐坏,孔子志在恢复周公制礼作乐所养成的“政治—伦理”:以“公道—仁德”为目标,其雄心就是造就一个以他自己认同的鲁国文明为主导的天下格局。回应时代,孔子选择了复古,他从传统中寻求精神资源和思想资源,这样,孔门儒学就有了向传统回归的复兴规划——克己复礼。因此,本章的“温故”,其实也就是“温古”,温习先王政典,向远古寻求现实的出路——托古改制。孔夫子既有积极的淑世理想,也有稳妥的救世手段(孔子在鲁国的政治成就可为明证),这才叫“叩其两端,执两用中”的“极高明而道中庸”啊!
韩愈说,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孔子言温故知新,其实就是力学弘道的“为师之道”。道在哪里?道在先王圣典中。孔子晚年删定诗书,撰写《春秋》,都是“温故”。后世儒者行道,“志在《春秋》,行在《孝经》”,不仅仅要熟读经典,懂“儒学”,更要“学儒”,知行合一,身体力行,才可既做“经师”,也为“人师”。“温故知新”不是“为人师者”的充分条件,而是必要条件,对此,我辈教师,岂可不知!
丰继奎
新闻推荐
□杨朝清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457万,比2021年增长80万。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2022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