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百态社会> 正文

土墙根新闻联播

潍坊日报 2021-12-31 08:03 大字

◎阿苏美

小城的东北角有个进步村,虽叫进步村,但是村子穷得叮当响。村子的正中心是村里的大队总部,因为年久失修,房子破败不堪,除了屋顶上的喇叭不响,其他地方被风一刮,就跟一个吹拉弹唱齐全的交响乐团,锣鼓喧天,笙竽齐鸣。围着大队院子的是一段被雨水冲成搓衣板的土墙,坍圮在太阳底下,如一个豁着牙的老头。唯有墙上厚厚的枯黄的野草,还能显示出这段土墙曾经的生机。

虽然破败,但是这段土墙却是村里最热闹的地方。冬日的午后,太阳慷慨地将阳光倾泻到豁了牙的土墙上,经过一中午的加热,厚厚的土墙储存了充足的热量。午睡过后,村民三三两两地向土墙聚集,有二十几岁的毛头小伙子、大姑娘,有颤巍巍的老头、老太太,有青壮年男人和小媳妇,或站,或蹲,只有老人才坐着马扎,仿佛是有组织的,一会儿就聚集了三四十人,一场“土墙根儿新闻联播”正式开播。

村民甲眼睛朝众人神秘地眨一眨,压低嗓音说:“听说了嘛?大军和二军动刀子了?”其他村民一脸惊讶而又兴奋地询问:“为啥?”“还不是因为养他娘,大军这个月养了30天,下个月轮到二军了,是31天,二军不干,让大军拿出半天的口粮。俩人没谈拢,就打了起来,老二媳妇骂了老大,老大打了老二媳妇一嘴巴,老二拿刀要砍老大,急得老太太哭着要上吊。”众人听罢叹息着摇摇头,又满足地叹口气。随着这个劲爆新闻的开场,村里的大情小事就一一播放。铁头因为赌钱输了儿子的学费,被媳妇拿棍子满院子打;宝山因为没占到亲家半垄地的便宜,给闺女退了亲。还有几天前就播放过的已经嚼成渣子的新闻,也被村民们兴致勃勃地重新播放了一遍。

一个风轻云淡的下午就这样在村民们东家长西家短里懒洋洋地踱过去了。豁了嘴的土墙,沐浴在夕阳中,微醺得咧开嘴,静静地听着这些空有一股子劲却施展不出来的村民们播放些家长里短的新闻,似有所思,又无可奈何。

冬去春来,大地复苏,冻土在太阳的抚慰下开始变得松软。沉睡了一个冬季的麦子、野草吸足了水分,“噌噌”地往上蹿。地下的虫子,伸着被冻僵的身体,醒了过来,从厚实富足的泥土里钻出来觅食。土墙上枯黄的野草,经过一冬的风雪,彻底倒塌,取而代之的是一层毛茸茸的绿芽。麻雀、乌鸦排成排站在土墙上,雪白的大鹅、漂亮的芦花鸡、灰秃秃的鸭子,也会“嘎嘎”“咕咕”地叫着围在土墙根儿,它们对村民的“新闻联播”也表现出极大的热情。

村民甲用一贯神秘的嗓音开始首播:“听说了嘛,宝山家的大小子去城里工地上干活,一个月能赚一千多呢。”村民乙:“那有啥,人家大翠一个姑娘家,在镇上冷藏厂,一个月两千多呢。”村民丙:“他们赚的不算多,人家丁山在城里开了家摩托车修理厂,一年能赚好几万呢。”村民丁:“唉,咱也没本事,只能守着这几亩地过日子。”“土墙根儿新闻联播”的内容渐渐发生了变化,家长里短少了,钻研赚钱的门道儿多了;聚集的听众越来越老龄化,中青年几乎不再出场。村子里的年轻人都八仙过海,投亲靠友去镇上、城里的工厂打工了。曾经热闹鼎沸的“土墙根儿新闻联播”渐渐走向衰败,温暖充满生机的土墙豁着牙在夕阳中显出些落寞。

暑往寒来,村子周围如雨后春笋般建起了大大小小的厂房,有冷藏厂、养殖场、铸造厂、纺织厂等。村里即便是五六十岁的老人也都有了工作。一个月两三千的工资,比在地里忙活一年都赚得多。人们忙着赚钱,没工夫再去播放新闻。曾经因为争柴火打破头的冤家,见了面也乐呵呵地冰释前嫌;兄弟姊妹们手头宽裕了,再也不会因为赡养老人多一天少一天吵架;大街上年轻的后生骑着轰鸣的摩托车,耀武扬威地绝尘而去;大姑娘们穿着城里时新的衣服,踩着尖尖的高跟鞋在小伙子面前袅袅地走来走去。土墙根儿下只剩下些七老八十的老人,和土墙一样豁着牙,乐呵呵地看着这些后生仔。国家每月给老人发放了养老金,还有新农合医疗保险,既减轻了子女们的负担,也让老人们心里有了底,老人们的脸上满是安详和知足。

土墙根儿被雨水冲刷得越来越矮,豁的牙也越来越多,更像是断齿的梳子,立在周围的高墙大瓦房中,显得格格不入。村里趁着“村村通”政策,决定拆掉土墙,在这个地方建一个健身广场。被风沙侵蚀得千疮百孔的土墙,几乎不用费什么工夫,就被夷为平地。泥土地披上了水泥装,广场上各种健身器材应有尽有。一入夜,路灯通明,音乐响起,跳广场舞的,健身的,拉家常的。以前的繁荣似乎又渐渐回来了。人们围坐在土墙根儿旧址的地方,又重新播放新闻。

新闻推荐

周村经济开发区开展外来施工作业安全管理培训

本报讯近日,周村经济开发区召开外来施工作业安全管理专题培训会议。开发区安环部全体人员、网格员、60余家企业负责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