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馈赠贝雕美 ○缪士毅 文/图
贝雕画屏《满园春色》,从反光都可以窥见它惊艳了众人。
贝壳做饰品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山顶洞人时期,到秦汉时期有了螺钿工艺。笔者最近在浙江温州洞头风景区,看到了令人惊叹的贝雕艺术品。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这里贝类繁多,洞头贝雕因地取材,因此而生;主要利用天然贝壳自然绚丽的色彩,经打磨、镶嵌,雕塑成平面或立体的艺术品。
宋、元前后,中国民间的螺钿镶嵌和贝贴等工艺就已经非常流行。贝雕可以做成人物、动物、花卉、挂屏等陈设品;还可以做成文具、烟具、台灯等生活用品。可以说,贝雕是大海对人类的馈赠,它记录了大海的绮丽,贝壳的自然美、雕塑的形态美、技法的细致美、构图的格调美都包含期间。
贝雕艺术品千姿百态,质地天然细腻,外观亮丽光滑,创作出来的山水、花鸟、虫鱼、人物等贝雕作品惟妙惟肖,巧夺天工。走进位于洞头区的东海贝雕艺术博物馆,一幅幅贝雕艺术品扑面而来,这些贝雕艺术品或陈列在木架上,或悬挂在墙壁上,给人以强烈的艺术视角冲击、美妙的艺术感觉。
瞧,呈现在眼前的这些贝雕艺术品,有平贴、半浮雕、镶嵌、立体等多种形式,有的用许多贝壳薄片镶嵌而成,有的则在一个大贝壳上雕琢而成,其展现的内容有花鸟虫鱼、人物典故,山川风光、书法等等。看,这幅贝雕作品内容取自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的诗《折枝兰》描绘的兰花模样,作品中的兰花用许多贝壳薄片制作而成,色彩天然,充满生机。图中题画诗也是采用贝壳薄片刻成字而粘贴上的。另一幅贝雕作品《瑞鹤呈祥》,图案中用大量贝壳薄片制作而成的几只白鹤,形态各异,活灵活现,呼之欲出。图案中的松树古干虬枝,古朴苍劲,松鹤相伴,平添瑞祥。墙壁上一幅贝雕挂作品《兰亭序》,黑色背景,贝雕工艺将书法《兰亭序》中每一个字用天然贝壳薄片刻出来,镶贴在上。字字均匀,泛着贝壳亮光,让人感到贝雕艺术和书法完美融合,能感受到每一件贝雕艺术品都有它的生命和艺术价值。
创作一幅精品贝雕作品,并非易事。贝雕加工过程比较复杂,流程包括图形设计分解、贝壳分层打型、精雕细琢、堆粘组装、题词落款、装裱成品等多个工序,每个工序还有更细的工艺要求。因此,一幅精致作品往往耗时几个月,甚至耗费上千公斤贝壳。例如,这里的一幅风帆形贝雕用时7个多月,耗料贝壳8600多公斤。
引人围观的贝雕画屏《满园春色》,据说是一位老匠人用一年时间才制作完成,用了国内外的6种贝壳,将贝壳一点点切割出来,再一片片粘贴而上,呈现出一幅美妙的花鸟图案。令人惊叹的是,上面的孔雀羽毛要用被打磨成细薄的贝壳片一片片粘贴而成,片片羽毛都非常精致,泛着亮光。《满园春色》画屏的背面题着诗:“披屏孔雀喜春花,百鸟和鸣迎旭日。呼唤东风生暖意,映霞齐舞满园昌。”每一个文字都是采用贝壳薄片经刻割后粘贴而上的。
巧夺天工,匠人精神。贝壳品种多样,可塑性很强。可大如簸箕、小似米粒,也可姿态万千,色彩斑斓……制作中,巧妙利用贝壳的色泽、纹理、形状等特点,通过各种工艺制作出题材范围、款式样貌丰富的艺术品。
如今,贝雕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许多地区都成特产。例如湖北仙桃、辽宁大连、山东青岛、广西北海、广东陆丰、江苏连云港等地,也都有各自有特色的贝雕艺术品,各具特色,美不胜收。
新闻推荐
小区的院落里有几棵玉兰树。萧瑟的冬日,我上班时常从它们身旁经过。灰褐色的树干,三、五米的样子,光秃秃的枝桠上,擎举着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