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新媒体关键是让百姓看
近年来,政务新媒体蓬勃发展,从过去“两微一端”向短视频领域延伸,已成为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的重要阵地。不过,调研发现,在此过程中,也存在低效重复建设问题,部分政务新媒体已沦为“僵尸”“空壳”账号甚至舆情制造者,可能损害政府形象,加重基层负担,需进一步加强监管。
梳理发现,近年来,各级政府部门积极拥抱移动互联网时代新媒体发展趋势,但跟风开设后,在日常运营中一直存在着三类乱象。
不言不语,长期未更新信息。近期,一些省级政府相继发布了2021年一季度政府网站及政务新媒体抽查的情况。在这些通报中,“僵尸”“空壳”仍是高频词汇。
自言自语,只管复制粘贴,没有互动服务。记者发现,一些部门政府网站和政务新媒体监管工作仅止于解决内容不更新等底线问题,往往“既盲又聋”,不回应公众关切,与群众互动少,空有新媒体的形式。
胡言乱语,盲目 “吸粉”,有的“公号私用”,甚至被盗用。记者曾对政务微博“怼网友”“神回复”等现象进行过专门调查,发现一些账号存在追星娱乐、推销商品等“任性”行为。记者还发现,有的政务新媒体因疏于管护,账号被盗用,发布不良信息。
很多地方也想用活用好政务新媒体,但日常运维存在困难。受访人士认为,当前一些地方政务新媒体出现乱象,归根结底有以下原因:
基层经费、专业人员不足。部分县级融媒体中心负责人表示,以政务短视频为例,涉及策划、拍摄、剪辑等多个环节,需耗费不少精力,很多政府工作人员平时完成基本宣传任务已属不易,如今身兼数职,实在“分身乏术”。审核监管机制留有漏洞。记者了解到,部分基层账号管理松散,没有相应机制,一些“一把手”不重视,放手给小编随意自发自核,给不当内容发布留下空间。考核指标和导向发生偏差。微博网友“一只甜团子”说,以前当地的政府公众号就达上百个,平均阅读量就一二十,最近又要开一堆短视频号,要忙着填资料。
业内人士认为,政务新媒体出现的乱象,本质上还是 “指尖上的形式主义”作祟,必须坚决予以长效整治。同时,政务新媒体关键是要让群众看,应坚持“定位清晰、服务实用”的原则,力争有用、有趣、有价值,切实减轻基层负担,塑造良好政府形象。 向定杰
新闻推荐
四我绝对想不到刘丽英后来不知吃了谁的药,竟到媒体喊冤维权,弄出这么大的动静。在我接受《民音报》记者采访的第二天一大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