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百态社会> 正文

治疗拖延的办法 是充分自律

南宁晚报 2021-03-27 04:55 大字

■何勇海

最近,“自律监督师”在网上引发讨论,主角是今年21岁的朱河存,来自河南信阳,于6年前开办一家网店,每天的工作是监督别人完成计划,打败“拖延症”。6年时间,朱河存带着100多名兼职团队成员监督了近2万人,帮助他们完成计划。顾客大多是18岁到30岁的学生和独居的上班族,他们的监督需求主要是减肥、戒烟、学习和早睡早起等。在电商平台上,越来越多提供“监督服务”的店铺涌现。(3月25日《新京报》)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既然这么多,不妨再拖拖。”网上流行的这个段子,就是对“拖延症”的真实写照。中国高校传媒联盟曾面向全国199所高校的大学生展开调查,结果显示,97.12%的学生认为自己有或偶尔有“拖延症”。就连吃晚饭这样日常的事,有人都能拖到晚上9时,再饿也“拖”不动习惯性“床上瘫”的自己。

绝大多数“拖延症患者”对自己的“拖延症”感觉很恼火,甚至焦虑不已。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曾对2004名受访者进行过一项调查,结果显示,88.7%的受访者有过只顾着焦虑却迟迟行动不起来的情况,54.3%的受访者建议戒掉“拖延症”,提高效率。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拖延症”学生和独居上班族就需要他人监管自己。从中看到商机的“自律监督师”应运而生。

应该说,“自律监督师”将监督他人做成一门生意,出发点是良好的。朱河存说,他曾经也是一个“拖延症患者”,经常将今日的事推到明日,能晚睡绝不早睡,这些坏习惯影响了他的学业、生活和身体。的确,“拖延症患者”不善于管理时间,自控力差,容易耽误学业、工作、休息和身体锻炼,很难直接做困难的、需要意志力维持的事情。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不太希望“自律监督师”拥有较大的服务市场。“自律监督师”的监督,对“拖延症患者”其实不是自律,只是一种约束力并不强的他律。严以律己才是立身之本、成事成才之要,学习、工作目标的实现,物质金钱的获得,事业的成功,都不是依赖他律的结果,而是自律与行动的犒赏。

所以,学生和上班族要努力学会控制惰性,学会规划时间,不是被“拖延症”拖垮人生。请记住:只有自己充分自律,才是治疗“拖延症”最有效的办法。

新闻推荐

公安部:开展“团圆”行动 全力侦破一批拐卖儿童积案

公安部3月26日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公安部部署全国公安机关切实维护中小学校园安全等情况。就今年在寻找失踪被拐儿童方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