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又是秋风乍起时》
张忠旺
偶然从微信群里看到家乡女作家刘亚莲的访谈视频,第一次知道了长篇小说《又是秋风乍起时》的存在。
去年国庆节期间,我推掉所有事情,软磨硬泡拉着妻子一起回到了老家——陕北高原,这块养育了我二十多年的贫瘠土地,总是让人魂牵梦绕。虽然每次都只是短暂的停留,而后又伴随着艾青的诗句不舍离去,但我就是渴望回去,渴望可以近距离陪伴家人,可以重温旧时光。
在返沪的飞机上,我的脑海里突然浮现出很多画面“白云山、香炉寺、石头城、黄河滩、晋剧……”许久之后,又想起了两三个月前看到的那个访谈。这次,我决定买来那本书好好品读。飞机还未靠近廊桥,我就迫不及待地打开手机网络,迅速网购起来。两天后的中午,我收到了快递的消息,匆匆取回就读了起来。
“父亲年轻的时候买过好几枚金戒指,但没有一枚是戴在母亲手上的。我恨戴金戒指的每一个女人。在我幼小的心里,每一个戴金戒指的女人,都可能是我们家的情敌。”小说一开头就为读者带来很多信息和想象空间,这是作者塑造小说世界的独到之处。小说以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秦晋黄河边上一个手工业家庭的故事展开:“父亲”是染坊大掌柜,技冠两岸、小有财富、热衷晋剧,由于大河的阻隔,长期没有妻女陪伴,恰巧相识了晋剧“刀马旦”名角李翠萍,随后走入了一段不幸的情感交缠,也为整个故事的发展埋下伏笔。
整部小说虽是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展开,但真正的主角却是“姐姐”,以其母亲和养母李翠萍分两条主线,描绘出了历史大背景下,由于“父亲”年轻时的差错,招致的家庭的悲欢离合与个人的爱恨情仇。
这类家族小说很多,与余华的《活着》一样,它以“真实”的历史为读者带来了历史变革下的温情与苦难、美丽和浪漫。故事发生地囊括陕北高原、河套平原、鄂尔多斯草原,再结合黄土文化、草原文化的叙事,从文化原型上实现了长篇小说的回归。难怪著名书评家袁茂林先生对其评价是“真的,很小说!”
作者在极力塑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的同时,也系统性地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时代缩影,有符号化的元素、有碎片化的单元,通过特定的关系进行串联,既体现了小说人物的灵性,又全局性地展现了历史发展、社会变革,将家族命运和民族历史互相融合。
那个年代,秦晋黄河沿岸尚未建有大桥,也没有汽轮渡,只能靠人力的舟楫往来。如果你听过陕北民歌《黄河船夫曲》,在体会黄河船夫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和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前,也一定能够想象到渡黄河的恶劣环境,由于风浪、洪水、冰冻等因素,想随时渡河基本是不可能的。这也就是“父亲”在经营小镇染坊期间,无法经常与对岸亲人团聚的客观条件。九十年代初,年近古稀、身患胃病的“父亲”在寒冬腊月里去晋陕黄河大桥的工地上打工时感慨:“若这桥早架三十年就好了。”这其中饱含了多少说不尽的心酸和自责。
在“姐姐”走失的二十五年间,家庭生活由于社会的变革,几经沉沦。在“祖母”去世之后,“父亲”受到很大的打击,失去了对生活的热情,经营的四家染坊两年内相继关门。然而,屋漏偏逢连夜雨,正巧又赶上了七十年代“割资本主义尾巴”,家里最后一家染坊内晾晒的布匹、染布用具全被打砸破坏。在那个按工分计酬的年代,一年到头累死累活却分不到多少口粮,全家老小大部分时间都要忍饥挨饿。“父亲”好不容易利用夜间偷偷开垦荒地收获来的粮食,却由于“我”的炫耀而被没收,“父亲”又被批斗为“挖社会主义墙角,薅社会主义羊毛”……
“姐姐”最终与家人团聚,看似是喜剧,但纵观全书,却是充满了太多的困难与悲情,幼年时期被拐异地他乡,被迫到处流浪,处处招人排挤,长大成婚后遭到丈夫遇难致残,之后又被“母亲”强行与丈夫分离……
只有不忘乡土气息,才能不失人间烟火。刘亚莲的博客里写道“山里出生,城里流浪,身在江湖,心在故乡……”基于对故土的热爱、旧事的追忆,我想这正是她能够写出这样优秀作品的原因吧。
我为《又是秋风乍起时》喝彩,它是故乡版的《活着》。
新闻推荐
文丨西部菌春天是约会的季节。最近就有一北一南两座城市,先后向全国发出了相约春天的邀请函。先是武汉。本月初,湖北省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