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边界不清、教育类App泛滥、负面情绪难疏导…… 诸多教育“焦虑”怎么破? 教育是国之大计,也是每个家庭的大事。当下,学生作业家长写、教育类App泛滥、孩子负
★生活观察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边界在哪里?
“每天下午4点一过,家长就要盯着手机,收集各科老师布置的作业”“不仅要辅导作业,还要检查批改、拍照上传”……深受“折磨”的家长叫苦不迭。
而另一边,老师们也委屈不已:“学校想让家长多参与孩子的教育和成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边界有些模糊”……
“学校和家庭既要有合作,也要有侧重。”东北育才学校校长高琛说,学生作业是课程教学的一部分,布置作业、组织学生完成作业和批改作业,是学校和教师需要承担的工作,“学校应该科学合理制定内容,让老师们全身心投入到教书育人中去。”
重庆市谢家湾小学校长刘希娅认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共同担负涵养孩子正确价值观、树立健全人格的责任。学校教育倾向于通识教育,着重培养学生在团队协作、人际交往等方面的能力,家庭教育则侧重于学生个体的独立发展。
她还建议,学校应把学生的校外时间还给家庭,由家长主导,为家庭教育生活留出足够空间。“家长也要意识到,接受学校教育是学生的权利和义务,父母不能以任何理由为借口,侵占孩子在校学习时间。”
总之,“教育不是教育部门一家的事”,厦门大学校长张荣说,教育好学生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努力。
教育类App泛滥,是便捷还是负担?
受疫情影响,“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使得在线教育迅猛发展。作为“云端”学习平台的核心载体,教育类App大量涌入市场。移动上课在带来便利的同时,参差不齐的内容也形成了“指尖负担”,亟待规范引导。
解决这一乱象,在北大附中集团总校校长王铮看来,要从国家层面制定相关规范,有针对性地对在线教育企业的责任权利做出规定,明晰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在此基础上,监管力度还要继续加强。”高琛说,教育行政部门应联合网信办、市场监管等部门综合运用经济、法治、行政等手段,严格在线教育企业的准入机制,并对其办学条件、收费管理、营销方式等提出标准和要求。
关注基础教育多年的刘希娅经过调研走访,呼吁建立在线学习产品管理平台,对App推送的学习内容、教师资质、开班情况、学生数量、收费标准等信息统一录入平台,并对学生、家长开放查询,进一步促进线上教育规范有序发展。
此外,她建议由教育行政部门牵头,由教研机构、教师、家长、社区人员等相关利益群体组成社会监督团体,对在使用过程中不合格不科学的产品,应勒令其下架整改。
孩子烦躁抑郁如何疏导?
内卷、鸡娃、虎妈、狼爸……流行热词背后流露出满满的教育焦虑。如何培养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他们的心理问题又该怎样疏导?
“心理健康教育要从小抓起。”辽宁大学副校长杨松说,积极健康的心态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要靠大人培养,心理健康教育要渗透到家庭和学校教育工作的方方面面。
心理问题还应寻求专业帮助。辽宁省辽阳市第一高级中学教师王家娟认为,医疗卫生机构应在青少年心理状态诊断、评估和干预过程中发挥专业作用,对在校学生的心理行为问题采取必要的预防干预措施。 (据新华社)
新闻推荐
□刘天放2021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3月13日开考。近年来,“教师热”持续高温。有数据统计,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