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百态社会> 正文

唐诗里的中和节

甘肃经济日报 2021-03-13 00:44 大字

□小艾

“节应中和天地晴,繁弦叠鼓动高城。汉家分刺诸侯贵,一曲阳春江水清。”这是中唐诗人陈羽与同僚共贺中和节时的一首唱和诗。抒写早春二月,一江春水,万物复苏,人们欢庆的热烈情景。

中和节是唐德宗诏敕设立,时间在农历二月一日,改晦日旧俗而设。晦日,指每月的最后一天。正月“晦”有“湔裙”节俗,即少女、贵妇在清水边撩起裙衣,轻轻浣洗,以消灾除厄。德宗“以中春之首纪为令节,象中和之容”,旨在顺应天地和同的自然规律,顺时令而达到万物中和的境地。

“中和”取《礼记·中庸》所谓“中”“和”的含义:“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喜怒哀乐的情感未曾发时叫“中”,若情感发出来,但没有偏颇,很中肯,叫“和”。人的道德修养能够达到中和,就是进入一种和谐的境界,天地万物各得其所,相安无事。“中和”作为中国文化的核心思想,渗透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大到治国安邦,小到为人处事。如人与自然的关系,追求“天人合一”;国与国的交往要“协和万邦”;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关系:“以亲九族,九族既睦”;人与人的关系:“以和为贵”“仁者爱人”;家庭生活方面:“举案齐眉”“夫妻如瑟琴”“家和万事兴”等等。尚书右仆射吕渭《皇帝移晦日为中和节》,正道出了废正月晦,立二月朔为中和节的心理和愿望:

皇心不向晦,改节号中和。

淑气同风景,喜名别咏歌。

湔裙移旧俗,赐尺下新科。

历象千年正,酺醵四海多。

花随春令发,鸿度岁阳过。

天地齐休庆,欢声欲荡波。

诗中也写了节规节俗,“酺醵”是聚会饮食。节日规定:百官进农书,司农献穜稑之种,王公戚里上春服,士庶以刀尺相问遗,村社作中和酒,祭勾芒以祈年谷。农书:关于农业的书籍。穜稑(tónglù):指谷类庄稼。春服:春日穿的衣服。刀尺:剪刀和尺子。天子赐尺臣下,以勉励臣下治理政事裁度有方;士人百姓互相赠送刀、尺,意味着剪春衫、制春服的工作已经开始。村社里要酿中和节的酒,来祭祀主管草木的勾芒神,祈求风调雨顺,庄稼丰收。勾芒也有“勾萌”的意思,指草木的幼芽。德宗时宰相李邺侯李泌的儿子李繁《邺侯家传》记载,其日赐大臣方镇勋戚尺,谓之裁度。令人家以青囊盛百谷果实相问遗,谓之献生子;酿酒,谓之宜春酒。村间祭勾芒神,祈谷。百僚进农书以示务本。还有御耕,皇帝要象征性地率百官出宫,并亲自扶犁以示鼓励农耕。

东风解冻,蛰春始振。天地同和,草木萌动。在风暖柳新、万物欣然的时节,熬过了冰雪封盖、漫漫寒冬的人们,随着自然变化,多么希望脱去棉衣,到野外纵情地欢欣鼓舞一番。于此之时,敦睦臣子、娱乐万民,设节以赋予助万物畅茂、祈祷丰年,并且以重农务本为宗旨,正是适时。皇帝敕令中和为节,进农书、献生子、酿春酒、制春服、祭神祈谷,祷祝丰收,顺应了百姓的愿望,于是民间也就年年庆贺,一派欢腾。围绕丰富多彩的农事活动,欢庆中和节的异常热闹中,充满绿色的希望和春日泥土的芬芳。

宋代相沿唐俗,中和节便担负起了献种子、进农书的农事节日的职责。吴自牧《梦粱录》记这一天:“民间尚以青囊盛百谷、瓜、果种子,互相赠送,为献生子……百官进农书,以示务本。”百官进农书、献种子,一般只是“虚应故事”,但能有所表示也算“体恤民艰”了,而百姓互赠瓜果种子,则是盼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唐宋以后,中和节官方虽然不再举行庆典,而民间至今仍有不少地方用青囊盛五谷瓜果种子互相赠送,以兆丰年。只不过唐德宗下诏建“中和节”的日子是二月初一,自元代以后,各种节庆活动都放在“二月二”了。

这自然会联系到源远流长的“龙”文化。传说伏羲氏“重农桑,务耕田”,每年二月二这天,“皇娘送饭,御驾亲耕”。后来的黄帝、唐尧、夏禹等纷纷效法先王。周武王时,更加发扬光大。每逢二月二,都举行盛大仪式,让文武百官亲耕一亩三分地。由此,民间便有了“二月二,龙抬头”的谚语。

新闻推荐

织出来的慢生活

姜鸿偶尔,我会想起年轻的时候,想起上大学的日子。那些曾经熟悉的面庞如今都变得模糊了,唯独一件事,我还记得清清楚楚,那就是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