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盲区”要警惕 提醒:了解驾驶盲区是安全行车前提
本报记者何沛
近日,一则新闻牵动了很多家长的心。上海一小区内发生一起意外交通事故,一辆车辆在进入小区后,与一名骑行滑板车的6岁女童发生碰撞,导致女童遭受碾压后不幸身亡。随之而来的是,儿童盲区再一次被大众所提及。而类似的事故已不止一次发生。交警部门提醒,家长、驾驶人要共同关注儿童交通安全。
“儿童盲区”不能忽视
“儿童盲区”,是指儿童身形矮小,当接触车身或在车辆附近停留时,驾驶人很难发现他们,因此而形成一块特有的驾驶员盲区。
哪些是“儿童盲区”呢?记者对此进行了梳理。
前挡风玻璃盲区。车头盲区根据车型不同有着很大的差异,车头盲区最大的是高底盘SUV。高底盘SUV是不少车主认定的视野好的车型,但由于底盘高,车头长,因此前方盲区要比普通的小轿车大得多。驾驶员在起步时,容易忽视在车前盲区内玩耍的儿童。加上车主如果从后方上车,可能会酿成大祸。
A柱盲区。一般轿车两侧有3个立柱,其中前风窗玻璃两侧的斜柱称作A柱。在车辆转弯或者进入弯道前,车主的视野都会被A柱部分遮挡,造成一个视野上的盲区。交警部门建议,对于安装了智能安全系统的车辆,只要有车辆或人进入前方A柱的盲点,就会出现警示;而对于没有安装智能安全系统的车辆,车主们则应多留意前方路况。减慢车速,可左右多看两眼以消除盲区。
内轮差盲区。内轮差是指车辆在转弯时前内轮转弯半径与后内轮转弯半径之差,这个区域是车主视线的盲区,车身比较长的大型车,车头转过去了,往往长车身还没有完全转过去,一般小车会产生接近1米的内轮差,大车会产生多达2米的内轮差。交警部门建议,转弯时要注意站在街角的行人,特别是靠车辆较近的行人,如发现行人应扩大自己的转弯半径,并鸣喇叭提醒注意,确认安全后小心完成转弯。
车尾盲区。从车内后视镜向后观察车辆尾部情况时,处于视野以外的区域,这个区域车内的反光镜观察不到,也很容易发生剐蹭或倒车事故。在此需要提醒的是,不要懒得少走这两步,在倒车时,不要觉得这些“后眼”是万无一失的。下车看看后面的情况,其实是很好的习惯。
开车上路需要谨慎观察
交通事故是造成学生伤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如何才能让孩子们“知危险”、“会避险”,从而减少伤害呢?
广大驾驶人驾车时对儿童突然跑出或改变行走轨迹要有充分的预见性,要注意和遵守交通标识。对此,交警部门总结了规避盲区事故的口诀。一看,车辆启动前,仔细观察车辆周边是否有小孩、宠物在车辆的前、后位置活动,确保安全后再启动车辆。二调,行车过程中,驾驶人视线会随身体移动,盲区也会有相应变化。因此驾驶人需要适当调整座椅的高度和前后角度,使盲区被压缩到最小范围。三疏,如果前车是大客车、货车等大型车辆,要与其保持安全距离,避免“追尾”。四慎,在行车过程中,在注意前方车流的情况下,可以用余光扫一下路边的行人、非机动车。合理地分配注意力,提高警惕。五慢,对于大部分机动车而言,驾驶位置左、右两侧后方45°的区域均为驾驶盲区,在变道、转弯时应下意识转头45°观察路况,慢行、细看,避免剐蹭。
另外,家长平时应注意培养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教育孩子遵守交通规则。在没有过街设施的路段横过道路时要左右观望,确认安全后通过;要教育孩子不要在公路上玩耍、嬉戏和打闹,以免发生交通意外。汽车周围存在多处视觉盲区,家长要叮嘱小孩,不要在停止的车辆周围玩耍。
新闻推荐
本报讯(代渊)日前,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直属一大队联合特巡警和派出所,在辖区选取临时整治点,大力开展酒毒驾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