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瓒全解析② 高开低走的明星 游戏中的公孙瓒形象
文/宋延坤
消灭了昔日的老领导刘虞之后,公孙瓒占领了整个幽州,在很多人的眼里,这个“白马将军”很有可能成为北方势力最强的一个诸侯。然而,此时的公孙瓒却突然开始走下坡路,并最终走向了灭亡。
惊弓之鸟,一代猛将造堡垒保命
在三国那样一个时期,真正的正人君子虽然不多,却也不代表完全没有,而刘虞恰恰就是这样的大好人。像这样一位对朝廷忠心耿耿、对百姓宽厚仁慈、对部下呵护备至的人物,因为反对战争而遭到杀害,谁听说了能不扼腕叹息?
当然,在笔者看来,也正是从杀害刘虞之后,公孙瓒的性情发生了重大改变,因为他虽然谋害了刘虞,可并没有消灭这位老领导的其他部下。那些公孙瓒昔日的同僚得知老上级被害的消息后,经过精心的组织筹备,于兴平二年(公元195年)实施了一次重大的军事行动——讨伐公孙瓒。
这一年,刘虞的老部下鲜于辅、齐周和鲜于银等人成立了一支联军。同时,这些人还推举在乌桓颇有声望的阎柔担任总司令,虽然这些人的名气都不是很大,却也聚集了数万人的兵马。准备工作就绪之后,这些人率先向公孙瓒的部下、渔阳太守邹丹发起进攻。在这场交手中,公孙瓒一败涂地,损失很多兵马不说,就连邹丹都被斩杀。在随后的战斗中,联军更是一路凯歌。又因为袁绍大将麴义等各方势力的介入,联军士兵的数量甚至达到了10万人,并在鲍丘之战中再次出以重拳,公孙瓒的部队被斩首两万多人。随着加入联军的各方势力越来越多,公孙瓒的损失也是越来越大,无奈之下的他只好逃回易京(今河北省雄县县城西北方向)转为守势。
或许是接二连三的败仗严重打击了自己的信心,公孙瓒突然变得怯懦起来。他开始在挨着易河的地方修建防御工事,光是战壕就挖了十多重,在战壕的里面,他还堆起了很多高达五六丈(三国时期,一丈约为2.4米)的土山,上面又建造了很多堡垒。最中间的一座土山高达十多丈,上面盖了一座高楼,囤积了三百万斛的粮食,公孙瓒只和自己的妻妾住在里面。根据《后汉书》里的介绍,公孙瓒的这座楼,7岁以上的男人都不许进入。笔者以为,从这件事来看,此时的公孙瓒应该是受了什么刺激,生怕有人混进来刺杀自己。
把自己锁在一座看起来坚不可摧的堡垒里当宅男,也不怎么开展军事行动,短时间内的确能保护自己的安全,可这样做也减少自己和别人交流的机会。他和旗下谋士、将领的关系,也下降到了冰点。也就是从这个时间节点开始,公孙瓒的灭亡进入到了倒计时。
袁绍出手,白马将军迎人生终点
建安三年(公元198年),袁绍给公孙瓒写了一封信,商量着两个人和平相处,面对这样一个休养生息的好机会,公孙瓒不仅没有回复任何消息,反而加强了防守戒备。一看公孙瓒没有和解的意思,袁绍也就没再客气,随即安排大量兵马前去讨伐。
公孙瓒之前的确是一个会打仗的猛将,可当他面对袁绍的时候,就暴露出了军事才华有限的缺点。在两人交手的初期,公孙瓒有一个部下被袁绍的部队围住了,可公孙瓒怎么说也不愿意派援兵前去解围。他对身边的人说:“如果我今天救了他,以后其他将军被围困的时候也会只想着等援军,肯定不愿意和敌人死磕到底。其他将领要是知道了我不给这个人派援兵的消息后,将来面对敌人围攻的时候,肯定会玩命打仗。”公孙瓒自以为这是一个好办法,可他却忘记了一个事实,那就是自从他躲进那个堡垒之后,他和部下之间的感情就变淡了,整个队伍已经变得不怎么团结。后面发生的事情也证明了,当袁绍全面进攻的时候,公孙瓒有些将领因为无法自救而被迫逃命,还有些甚至直接选择了就地向袁绍投降。
等袁绍打到家门口的时候,公孙瓒派儿子公孙续向黑山军求救。同时,他还想亲自率军出城突围,准备和黑山军合兵一处,要不是因为自己的副手关靖劝力谏,公孙瓒恐怕没等到黑山军到来就人头落地了。原因很简单,因为关靖是这样说的:“将军您的部下早就不想打仗了,不过,因为他们牵挂自己的家人,才硬着头皮战斗。如果您现在再坚持一下坐等援兵到来,咱还能有机会,如果现在就离开大本营,就等于失去了根基。到那个时候,咱们也就完了。”
公元199年的三月,黑山军和公孙续带着10万人马分三路前去援救。或许是为了尽快解决战斗,公孙瓒就写了一封密信送了出去,准备和黑山军里应外合,约定以火把为号,共同向袁绍发起反攻。但他没有想到的是,这封密信竟然被袁绍截获了。于是,袁绍将计就计反过来给公孙瓒设了一个圈套,给他来了一场伏击战。
吃了败仗的公孙瓒被迫回到了自己的碉堡,更让他没想到的是,袁绍竟然还是一个搞拆迁的专家。通过挖地道的方式来到公孙瓒的楼下后,袁绍一边安排士兵边挖掘碉堡下的地基区域,一边挖一边用木柱子顶着地基,等把这一片的区域挖空后,立刻放火焚烧这些柱子……柱子烧断的时候,也正好是碉堡坍塌之时。
看着自己没有了任何退路,绝望中的公孙瓒勒死自己的姐妹和妻妾后,他也通过自焚的方式,结果了自己的性命。没多久,公孙瓒和田楷等几个部下的首级,就被袁绍送到了许都。
缺陷太多,公孙瓒注定走向灭亡
在人生的前半段,公孙瓒取得了很多、很大的成就,就连袁绍对他都是非常惧怕,可这么牛的一个诸侯为何没能落个好结局?笔者认为,那是因为以下几个方面的致命缺陷,决定了他的人生会以这样的形式收场。
其一,祸害百姓。我们在前面就指出了,公孙瓒虽然手握重权,却总是祸害百姓。比如,在讨伐乌桓各方势力、对抗袁绍的时候,他就长期纵容部下劫掠,祸害老百姓,这样的人怎么可能会得到拥护?
其二,手段卑劣。和刘虞讨伐各方叛逆之后,为什么刘虞会得到朝廷的高度评价?那是因为刘虞用怀柔政策安抚住了乌桓等势力,这可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做法。反观公孙瓒,虽然他和敌人作战的时候成绩斐然,可他却暗中派人杀害准备和刘虞沟通归附朝廷事宜的使者。如此行事,实在荒唐。
还有,因为刘虞反对自己用兵还准备讨伐自己,公孙瓒击败这个老领导后,竟然诬陷对方谋反,还逼着皇帝的使者杀害刘虞和其家人。刘虞是谁?那是忠心于朝廷的宗室、深得人心的重臣、为人正派的君子,公孙瓒用这种手段谋害这样一个人。如此行事,太过卑鄙。
其三,眼界太窄。北方一直都是各方势力互相征伐的焦点地区,公孙瓒要想取得一番成就,仅仅靠“守”的战略姿态不可能取得成功,自己盖一些堡垒、存很多粮食就能守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吗?别人就拿你没办法?就算袁绍不来,其他诸侯早晚也会过来。
其四,任人唯亲。公孙瓒身边都围着一群什么样的人?小商小贩啊,平庸之辈啊,拜了把子的兄弟啊,儿女亲家啊……这么说吧,只要是自己喜欢,只要和自己沾亲带故,公孙瓒都会“委以重任”。至于那些各方诸侯争相结交、尤其是有才华的士人,公孙瓒几乎都看不上,他是这样说的:“那些士人全都觉得自己应该大富大贵,应该得到重用,可要是给了他们想要的吧,他们却不一定会感激你,何必用他们!”不仅如此,对于那些名望高过自己的人,公孙瓒甚至还会通过各种各样的理由施以打压。
其五,睚眦必报。公孙瓒还有一个非常不招人待见的缺点就是小心眼。别指望着他能记住你的好,不过,你要是稍微有一点儿错,或者说做过得罪他的事情,哪怕是瞪了他一眼,都会遭到残酷报复。“睚眦必报”这个成语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可很多朋友并不知道,这个成语就是用来说公孙瓒的。
所以,像公孙瓒这样的一个“奇葩”,怎么可能在三国那样一个时期取得成功,能保住身家性命都算是福大命大造化了。
新闻推荐
有针对性地加强少年审判问题研究 最高人民法院少年法庭工作办公室挂牌成立
新华社北京3月2日电(记者刘奕湛刘硕)记者2日从最高人民法院获悉,最高人民法院少年法庭工作办公室将围绕低龄儿童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