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百态社会> 正文

大企业对成果转化推广慎之又慎,小企业则缺乏成果转化的支持平台 【创新在一线】一些“五小”成果为何走不出车间

安徽工人日报 2021-03-03 04:11 大字

阅读提示

一线技工有太多符合实际的好点子,能够帮助企业增加经济效益。然而,在企业内部,标准化认定难让许多“五小”成果甚至都没走出车间。大企业对成果转化推广慎之又慎,小企业则缺乏成果转化的支持平台。

如何让更多成果能够走出班组、走出企业、走向社会?为此,一线技工呼吁,加大标准化评估认定力度、加大技术和资金支持力度,完善收益分配激励机制。

今年1月,维修电气技师李响的小发明“小型电气设备检测装置”被评为全公司2020年度“五小”创新成果二等奖,获得一次性奖励2000元。该项发明每年为维修车间创造经济效益50万元,还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李响仅是众多爱发明、爱创造的一线技术工人之一。近年来,各地鼓励奖励一线职工创新,产生了一大批“五小”创新成果。这些成果转化效果如何,《工人日报》记者进行了采访。

5000元奖励“撬动”企业效益80余万

这不是李响第一次获奖。他所在企业是沈阳一家大型民营企业,2014年开始,企业每年都会评选“五小”创新成果并展出。他先后获得1次二等奖、3次三等奖,累计拿到奖励5000元。而企业用这5000元“撬动”了80余万元的经济效益。

“五小”即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围绕企业安全生产、改善劳动条件进行技术革新,在提高产品质量和劳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方面,在设备改造、节能降耗、环境保护方面取得明显经济效益,也会对企业产业技术升级、工艺改进发挥较大作用。

据该企业工会统计,10年间,企业累计奖励“五小”创新成果近300项。企业专门出台“五小”成果配套奖励办法,由企业工会会同安全、生产、技术等有关部门对成果进行初评。到了第二年初,根据项目类别,由专家组成的评委会进行终审。这些成果为促进企业改革创新、提质增效起到了良好的推进作用。

企业奖励“五小”创新的不在少数,工会在鼓励“五小”创新上也下了大功夫。

近3年来,沈阳累计近30万职工参与技能培训和交流,完成技术创新成果4225项、技术攻关4562项,实施合理化建议34.2万条,评选出沈阳市职工技术创新“五小”活动奖项达1200项。年度评选300项,设一等奖20项、二等奖80项、三等奖200项。给予项目完成人奖励一等奖5000元、二等奖3000元、三等奖1000元。沈阳市总工会累计投入专项奖励资金270余万元。

“五小”成果频遇转化难题

“你看,这里有个握柄,使用、安装和操作都方便,太阳能充电还节能环保,我还设置了有声报发器、故障灯、检测灯等,不仅效率高,适用范围也广。”李响拿着电气设备检测装置一项项解读说。当记者问到目前是否有人购买这项实用新型专利时,李响解释说,“五小”创新大部分并不复杂,行家一看细节就懂,但是少有人花钱购买。实用新型专利最快3个月就能申报下来,但是由于标准化认定难,社会化推广并不容易,大部分成果都在行业、企业内部推广。

而在企业内部,标准化认定难让许多“五小”成果甚至都没走出车间。2019年,王宇阳的小建议“电气故障关联法”获评企业 “五小”成果优秀奖。每年为车间节省成本3000元,他觉得该操作法实用范围广,可以在全企业推广。

然而,企业技术和安全相关部门负责人程勇拿出厚厚的一本操作规程给他浇了一盆冷水。“想推广就要标准化,进行一系列的后续试验直至形成新流程,这需要专业的机构进行评估。”程勇说,成果推广并不简单,如果该操作法造成设备损坏或者安全生产事故,创新者要承担相应后果。

成果转化是降本增效的事,企业为啥不干?程勇以他所在的汽车配件企业举例说,每年,企业能够立项的都是从上百个“五小”成果中层层选拔而出,经过反复推敲和论证。企业投入到创新的技术和资金支持有限,没有专门的部门或人员负责成果推广,投入的资金在50万元~120万元之间浮动。“近百万元的专项资金要是打了‘水漂’,先不说我们科技部一年白干了,我都要引咎辞职。”

大企业对成果转化推广慎之又慎,小企业则缺乏成果转化的支持平台。记者随机采访8家员工100人以下的小企业,都有对“五小”创新的奖励政策,比如评比优先、职称或职务晋升优先、现金和荣誉称号奖励等。但是对成果的后续转化没有专门的支持平台,没有“实力”投入人力和财力。

在企业层面,职工创新成果按要素参与分配的激励机制没有很好地落地、落实。李响自己对创新成果的推广积极性不高,原因是企业没有相应的转化鼓励政策。他认为,企业对于职工岗位创新存在认知偏差,认为职工发明人拿着企业的工资,用自己的创新成果去推动企业技术进步是职责所在,不应参与分配。即便是部分企业的技工能够按要素参与分配,可该分配多少,往往是企业一头说了算。

让更多成果走出企业、走向社会

2020年6月,沈阳市总工会、沈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沈阳市科学技术局联合开展2020年沈阳市职工技术创新“五小”活动主题劳动竞赛。要求企业积极参与技术市场活动,有条件的地区和企业要建立职工创新成果库,充分利用科技中介机构开展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活动,与有关部门联合开展创新辅导、项目对接、产业论坛、人才服务、产学研用合作等活动,促进创新成果转化。

王宇阳呼吁,政府相关部门加大“五小”成果评估认定的力度,让更多成果能够走出班组、走出企业、走向社会。“建立‘五小’成果库,搭建职工创新成果交流、转化平台,形成‘五小’成果的售卖市场,有没有市场价值,有多少价值,让市场来说的算,买的人多、给价高,自然能拉动成果的后续转化。而经过标准化认定评估后,成果才能进入技术市场。”

程勇表示,企业愿意与高校科研机构、同行业企业研发中心合作,共享“五小”成果。“一线技工有太多符合实际的好点子,但是企业的技术和资金支持不足,如果行业内合作加强了,势必促进成果转化,开展产业论坛和产学研用合作都是好的做法。”

李响呼吁,大型企业试点组建技工创新成果按要素参与分配指导服务中心,方式方法成熟后逐步在全市推广。同时,筹建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评估服务机构,为成果收益分配提供客观公正的效益评估。

新闻推荐

流窜到视频平台的“神医”们 必须下线!

当下,短视频平台已成为大家消遣消费的一个重要途径。然而,一些“神医”又开始盯上了这个市场并开始疯狂表演,污染了平台更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