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工伤,这些原则你得懂
在现实生活中,工伤总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大家避之犹恐不及,但是当我们真正遇到这样的不幸之时,又该如何?无论是企业还是员工个人,了解有关工伤的法律知识,对于解决工伤争议、获得工伤赔偿以及企业防范工伤风险,都是大有裨益的。
在实际的工作生产过程中,很多事故的发生是因职工的违章行为导致的。而在这样的情况下到底能不能认定工伤?一起来看看!
1、用人单位承担工伤保险责任实行无过错责任原则
职工发生工伤事故后,应由用人单位承担工伤保险责任,实行无过错责任原则,即不管用人单位是否有过错,都须依照法律、法规对受伤害的职工承担赔偿责任,不因无过错而免责。
其中,用人单位已经参加工伤保险的,由工伤保险基金和用人单位按政策规定共同支付工伤保险待遇;未参加工伤保险的,由用人单位按政策规定支付工伤赔偿。
2、工伤职工获得工伤保险待遇实行无责任补偿原则
无责任补偿,又称无过失补偿,是指工伤事故发生后,无论职工在事故中有没有责任,都应依法得到补偿。这是工伤保险的一项特殊原则,也是世界各国的通行做法。
工伤事故具有严重性、不可避免性和不可逆性,不能单纯追究个人责任。职工在生产工作中遇到事故伤害,不仅身心受伤,而且会影响和中断正常的经济收入。实行无责任补偿,能够保障职工在工伤事故发生后获得补偿,不会因责任问题影响本人及家庭的正常经济生活。
3、特殊情况下受伤实行“工作原因”推定原则
“工作原因”是认定工伤的核心要素。但很多时候,职工受了伤害,由于缺乏证人、证据等客观情况,是否因工作原因不清楚,如果不予考虑,职工权益将受到损害。
为了更好地保障职工权益,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受到伤害,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受到伤害以及因工外出期间受到伤害等情况下,可适用“工作原因”推定原则,即在排除所受伤害是非工作原因的情况下,推定职工所受伤害是因工作原因造成的,应认定为工伤。
4、这3种情况下受伤不得认定为工伤
根据《社会保险法》第三十七条和《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六条的规定,有三种情况不得认定为工伤和视同工伤:
故意犯罪的;
醉酒或者吸毒的;
自残或者自杀的。
在这三种情况下,职工虽然在工作中伤亡,但其伤亡与工作不具有因果关系,其行为具有主观故意性和社会危害性,应由职工本人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不属于工伤保险保障范围。
根据以上内容,能够快速判断大部分工伤认定问题。当然,现实情况十分复杂,不能完全“对号入座”,在复杂疑难的情况下,还需要具体案情具体分析。(记者 刘洁 整理)
新闻推荐
□斯涵涵不久前,四川绵阳经开区塘汛街道板桥社区小伙儿邓俊喜得贵子,这本是一件喜事,可在给孩子上户口时,却发生了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