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百态社会> 正文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街道高校院所云集,共享单车需求大,带来了新的社会管理课题 共享单车的共治之道

安徽工人日报 2020-12-12 01:49 大字

编者按

而今在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共享单车,最初发端于高校校园,年轻学子用它来解决宿舍到教学楼的“最后几百米”。而当共享单车走出校园参与城市交通之后,其解决的是城市公共交通末梢“最后一公里”的问题。随时可用可停的共享单车,在方便出行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无序摆放,淤积投放,占用人行空间和非机动车道等……

换言之,共享单车早已不是一个单纯的新经济形态,也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解决这一现象带来的社会新问题,不能只靠督促企业或者管理部门一方出手,而是要依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理念。

如何实现绿色交通出行环境的共建,以及单车停车管理的共治,在这一问题上,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街道做了有益的探索,值得借鉴。

如今,共享单车管理已成为各大城市面临的共性难点问题。共享单车投放量的增大,在方便出行的同时,也出现了点位淤积,停放无序的乱象。

《工人日报》记者了解到,在政府、共享单车企业和辖区相关单位共同努力下,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街道探索出了运用数据分析结合共享共治的新型共享单车管理措施,形成了有序投放、空间规划、行为引导、共建共享的治理思路。

光靠微信群是不够的

“前几年一出地铁口,满眼都是共享单车,占了盲道、非机动车道,还影响了交通安全。”学院路街道一位居民说,他觉得共享单车乱放实在是影响街道和首都的形象。

高校云集的海淀区学院路街道辖区8.49平方公里,人口密度大,共享单车需求量大,由于企业无序超量投放,部分骑行人素质不高,共享单车停放治理问题随之出现。特别是在地铁口、公交站、商场等人流密集处,往往可见停放无序的单车,行人有时不得不绕道。

据该街道城市管理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地高校院所多,地铁13号线和15号线站点位于核心区域,从地铁到学校、单位的“最后一公里”需求,是共享单车流量大的核心原因,同时地铁昌平线南延线正在建设中,建设共享单车使用量将会进一步提高。

据悉,很多街道常用的办法,是以微信群的形式,督促企业运维人员和街道派出队伍解决,城管人员发现哪里有问题,就马上在微信群里进行反馈,但这样的管理方式,面临管理成本较高,管理模式滞后的情况。

应用科技手段

面对管理困境,学院路街道办事处主任郑鹏认为,应该首先摸清状况,用数据来分析问题现状。在美团单车的数据基础上,他和北京交通大学联合调研,采集了基本的数据信息,街道辖区内春季骑行需求最大、夏季和秋季相当、冬季骑行需求最小,日开锁量与日落锁量十分相似,偏差在1%以内,“可以潜在表明区域内单车总量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主持调研的北京交通大学副教授姚向明表示,学院路街道范围内单车总体处于流转平衡状态,无需与相邻街道协同管理。

因此,该街道完全可以搭建一个针对本辖区的共享单车数据平台,进行实时调度和分析。“北京地铁那么大的量都可以实现数据调度,一个街道共享单车管理完全可以实现数据化。”姚向明认为,学院路共享单车管理重点应放在工作日早晚高峰,因为高峰时段骑行需求是平峰的3.6倍左右,大量需求会导致区域内供需失衡,出现车辆积压现象。

在这种情况下,该街道探索对共享单车进行电子围栏管理,运用电子干扰技术,如果不停在划定区域,那么骑行人无法锁车。

共建共治是个好方法

学院路街道相关工作人员认为,电子围栏属于运用技术强制手段,而从社会治理层面则需要共享共建。

在该街道辖区内,培训机构中公教育集团总部提供了一个好的样本。企业认为,既然大家用共享单车实现了便捷出行,享受到了红利,那么也应有自觉停放好的义务,和为社会做力所能及贡献的责任。公司通过志愿活动形式,维护总部周边交通和环境秩序,通过党员首先参与、部门承接的方式,每天轮班保证5位教师到岗,在早高峰期间志愿维护单车停放秩序,雨雪天气、中午休息时间也会扫水、扫雪、除冰。公司对参与人员点名鼓励。

“中公教育总部大楼周边环境较为单一,办公场所只有一家,周围没有邻居。车位紧张,共享单车代步普遍,自我管理也是刚需。而且公司人员素质较高,年轻党员志愿者较多。”街道工作人员分析称,中公教育通过这一志愿活动,不仅改变了公司周边环境,企业内部部门间也加强了交流,员工精神面貌越来越好,凝聚力更是增强了。

学院路街道受此启发,成立该地区共享单车整治联盟,联盟内核为“道街办事处+三家共享单车企业”,外延为地区其它单位。运行过程中内核不断带动外延、外延持续聚焦内核,形成主动作为、多点发力的治理体系。

未来将从多方面入手

学院路街道选取圣熙8号购物中心进行试点推广。圣熙8号地处学清路和石板房南路交叉路口,属于大型商超和写字楼综合体,有多家知名大型企业入驻,商场西门是共享单车淤积的重灾区。街道办事处联合物业公司,多次对接入驻企业,动员多家企业员工组成“圣熙8号共享单车志愿团队”。志愿队员统一着装,4人一组,每天早8点到晚5点,两小时轮换不间断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活动初期,曾出现过骑行人与志愿者发生语言冲突,骑行人为某企业职工,该企业领导对员工及时批评教育,并亲自参与志愿活动,起到了良好的效果。街道还充分发挥辖区高校多的优势,成立地区高校青年工作共建委员会,依托该平台开展共享单车整治志愿服务。

自今年10月起,来自学院路辖区6所高校的学生志愿者,正式开始单车整治志愿服务,主要利用周末在6个重点点位开展服务。志愿者认真履职,主动发现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整改建议。街道工作人员表示,学生志愿者很乐于参加活动,学校以前也开展过类似活动,但未长期坚持下来,现在街道成立共享单车整治联盟,志愿者们找到了家。未来街道将以点带面,以少带多,逐步形成共享单车整治志愿服务长效机制。

“我们现在需要一些大型共享单车企业将公共管理的数据开放,既对企业健康投放有好处,也便于政府有效管理。”郑鹏表示,未来将从供给、需求、治理三方面来系统研究学院路街道共享单车管理技术方案,运用科学方法实现区域内共享单车的精细化、智能化、主动化管理,达到“居民有车骑、服务有保障、管理有方法、治理有效果”的目标。

新闻推荐

公安部门提醒个体商户:警惕冒充市场监管部门的电信诈骗

新华社长春12月11日电(记者高楠)记者从吉林省公安厅反电信诈骗中心了解到,近期吉林省发生多起冒充市场监督部门以营业执照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