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百态社会> 正文

高中进士 传奇圣人的跌宕人生

山东商报 2020-11-08 08:34 大字

《王阳明传》作者:孟斜阳《王阳明传》作者:孟斜阳王守仁听说后叹道:“武举之设,仅得骑射击刺之士,而不收韬略统驭之才。平时不讲将略,想仓促之间获得将才,难哪!”

这一年,王守仁年已二十六岁,回到了京师。王守仁开始用心钻研兵法,四处寻觅兵书,无一不精心研读。

他认真研读和批注过《武经七书》,比较看重的是《司马法》,认为它几乎就是儒家用兵的系统总结。他也点评称:“兵者,国之大事,关系到民族存亡,国家兴衰,不以正义统率必成凶器。”他评价《吴子》时,将孙武和吴起的兵法思想进行了对比。杀妻求将的吴起极其渴望出人头地,却一生命运坎坷。性格决定了其带兵打仗追求实用的特点,包括他爱兵如子,亲自为生疮的士兵以口吸脓。《史记》就通过士兵母亲的话暗指吴起收买人心。所以《吴子》的价值正在于其极端务实,通篇只讲“山谷中应该怎么布兵,森林里应该怎么行军”。

王守仁对于《孙子兵法》的批注最为精细,这本书对他后来的军事行动有深刻影响。在王守仁看来,“运用之妙,存乎于心”。兵者就是用来以暴制暴的利器,在手段使用上自有兵不厌诈的道理,对付奸诈暴戾者不必过于仁慈。

王守仁如此钻研兵法,显然是希望将来能够像马援、王越那样在沙场建功。

明孝宗弘治十二年(1499年),大明朝廷按照惯例举行了三年一次的会试和殿试。

此次会试,由已升任大学士的李东阳与翰林学士程敏政主考。王守仁参加了这次会试,不料会试期间却出现了一桩意外:户科给事中华昶捕风捉影,竟上书指责程敏政事先将考题出卖给了江阴举人徐经和苏州举人唐寅(就是那位“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唐伯虎),由此掀起一场轩然大波。结果双方各被打了五十大板,程敏政被勒令致仕还家,华昶则被降调南京太仆寺任主簿。最倒霉的是徐、唐二人,他们在赎免徒刑后,又黜充吏役,最后被终生禁考。这就是弘治年间闹得沸沸扬扬,至今仍然扑朔迷离的“会试泄题案”。

但王守仁这次科考却以优异成绩通过了会试。在接下来的殿试中,二十八岁的王守仁终于如愿高中进士,“赐二甲进士出身第七人,观政工部”。二甲第七名相当于全国第十名。

九年光阴,三进考场,王守仁终于进入官场。不过,他未能进翰林院继续深造,而是“观政工部”。“观政”,相当于见习、实习,被打发到了工部实习。工部负责朝廷的土木建设工作,比如都城建设、漕运水利、铁厂织造、屯田铸钱等。

新闻推荐

内蒙古致32死瓦斯爆炸事故案32人获刑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松山区人民法院、阿鲁科尔沁旗人民法院、林西县人民法院、克什克腾旗人民法院、喀喇沁旗人民法院分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