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百态社会> 正文

定海神针被抢不记仇 对孙悟空有求必应:《西游记》中的龙王怎么脾气那么好?

澎湃新闻 2020-11-05 18:05 大字

原创 北辰 国家人文历史本 文 约 5010 字

阅 读 需 要 14 min

在《西游记》中,有一类神仙,出镜率很高,但地位却有些卑微;他们被孙悟空踹翻了桌子,还得笑脸相迎地请“大圣”恕罪;他们被强索金箍棒和全副盔甲,却只能上天庭告个并没什么用的状;他们被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可每次都仗义施以援手。

他们,就是龙王,那些无事便在水中逍遥度日的小神。 电视剧《西游记》剧照

《西游记》共百回,其中十七回都有龙王的戏份。这个看似高频率出场的角色,为什么没啥地位呢?

四海龙王之源

以四海龙王为代表的龙王群体在《西游记》中不仅数量众多、法力不高,还心地善良、乐于助人。若论此中龙王为何会有这种形象,还要从我国先民古老的神灵崇拜说起。

虽然“龙王”的说法是自佛教传入中土后才流行起来的,但在我国,早有关于龙的思想认知。殷商甲骨文有载:

“作龙于凡田,又雨。”

《管子·水地篇》也有相关表述:

“龙,生于水。被五色而游,故神。欲小则化如蚕躅,欲大则藏于天下。欲上则凌于云气,欲下则入于深渊。”

可以说在中国本土思想中,龙上天、入水、致雨之能早已有之。佛教传入中土后,其“龙王”的表达与我国既有的龙文化发生了融合,形成了人们认知中的“龙王”。而“四海龙王”一说的形成,应追溯于古代先民四海观的指引。

在我国古代先民的认知体系中,九州之外更有四海。四海观很早便形成了。在这种世界观的指引下,先秦时期的神话世界里,出现了掌管四海的四位神灵——东海禺虢、西海弇兹、南海不廷胡余、北海禺强。《山海经存》中的四海海神

据史料记载,它们的形象多为人面鸟身。之后,四海海神也有很多其他名称,如祝融等,但基本都是在四海方位神这样的认知框架下发展与演变的。因此,道教之“四海龙王”也在此观念的影响下形成。“四海龙王”的名称首次出现于《道藏·太上洞渊神咒经》卷一三·制三·龙王品,据多数学者考证,该经书绝大部分撰于西晋末至东晋末。

不过,四海龙王并不像四海方位神那样在人们的认知体系中占主导地位。直至元明时期,四海龙王才随着小说、壁画的兴盛而被广泛传播,他们的形象也逐渐清晰,演化为龙首人身之貌。明末清初的徐道在其《历代神仙通鉴》中,记录了四海龙王的名称——东海沧宁德王敖广、南海赤安洪圣济王敖润、西海素清润王敖钦、北海浣旬泽王敖顺。而吴承恩作于明代的《西游记》,则成了四海龙王形象流传最广的文学作品。 电视剧《西游记》中的四海龙王

既然以“四海龙王”为代表的龙王群体有着如此深远的渊源,甚至根植于中华文化的脉搏之中,为什么在《西游记》中的地位却不高呢?

《西游记》中无处不在的龙王群体

纵览《西游记》中的神仙阵容,在级别最高的天界中,“三清四御”(三清为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四御为玉皇大帝、紫微北极大帝、勾陈上宫天皇大帝、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祗)地位最高,接着是包括如来佛、观音菩萨等在内的“五老”,再者便为“六司”“七元”“八级”“九曜”等各路天仙。 电视剧《西游记》中的太上老君与玉皇大帝

天界之外,便为地下世界、海洋世界与人间四大部洲(此说法源自佛经)。

地下世界有“十殿”(即阎王),海洋世界则有龙王与虾兵蟹将。龙王虽然有呼风唤雨之能,却不能像天仙长生不老,甚至可以被斩首、毒害。

龙王虽在神仙阵列地位不高、时常因单独管辖江河湖海而游离于仙班之外,但他们很友善,甚至有点过于平易近人。 电视剧《西游记》中的龙王

除了在仙班的地位比较边缘外,龙王地位不高的原因更多在于他们的队伍真的太庞大了。在整本《西游记》中,可谓“四海五湖,八河四渎,三江九派”皆有龙王,不仅有海龙王、河龙王、湖龙王,甚至还有井龙王。哪里有水,哪里就有龙王。

在《西游记》第三十七回中,唐僧师徒一行人来到了乌鸡国。唐僧做梦梦到当时乌鸡国的国王是妖道冒名顶替的,而真国王的尸体在一口八角琉璃井中,遂觉疑惑,之后便令悟空等一探究竟。 电视剧《西游记》截图,乌鸡国国王托梦唐僧

八戒被悟空骗下了井,却意外发现了地下的水晶宫,遇到了井龙王。井龙王一如其他龙王般友善:“这怕是齐天大圣、天蓬元帅来了,却不可怠慢他,快接他去也。”那龙王整衣冠,领众水族,出门来厉声高叫道:“天蓬元帅,请里面坐。”

据井龙王述说,原来,三年前有个狮猁怪,将真正的乌鸡国国王推下井,并在井口盖上石板、铺上泥土、种上芭蕉,霸占了国王的一切,而其他人毫不知情。多亏有井龙王将定颜珠置于国王体内,这才得以保全身体。遇八戒来此,井龙王遂将国王交予八戒驮回。 电视剧《西游记》截图:井龙王见到八戒

再说说河龙王。在第九回“袁守诚妙算无私曲 老龙王拙计犯天条”中,为数不多的“反派”泾河龙王在与凡人的较量中一命呜呼。

生得“相貌稀奇,仪容秀丽”的术士袁守诚善断阴阳,在马路边摆摊的他能够准确算出泾河水族的位置,这便触犯了泾河龙王的权威。因深感愤怒,泾河龙王化作白衣秀士,来到袁守诚面前,要求他准确推算次日降雨的时间点数,并放下狠话:“若无雨,或不按时辰数目,我与你实说,定要打坏你的门面,扯碎你的招牌,即时赶出长安,不许在此惑众!”即便面对此言,袁守诚还是泰然自若地算出了点数、应下了挑战。 电视剧《西游记》中的袁守诚

随后,泾河龙王在龙宫接到了天庭指定的降雨时间点数,本以为术士必输无疑,却惊觉其点数与天庭所定一模一样。泾河龙王不想输,擅自改了降水时辰。这触犯天条之举,最终被天庭知晓。在袁守诚的建议下,泾河龙王向李世民求助,但最终还是被忠臣魏征斩于梦中。 电视剧《西游记》截图,泾河龙王惊闻降雨时辰点数一致

除此之外,就是高频出现的四海龙王了,他们总是乐于助人,往往出现在最被需要的时刻。比如第四十三回,唐僧师徒路过黑水河,“师父又被妖怪抓走了”。抓走唐僧的是河中鼍龙将,为西海龙王的外甥。孙悟空得知后,便赴西海龙宫兴师问罪,西海龙王则一如其他龙王般友善地将孙悟空迎进门、解释原委,不仅没有袒护自己的外甥,还派儿子摩昂领兵捉拿鼍龙。在花花绿绿的海底世界经过了一番“虾与虾争,蟹与蟹斗。鲸鳌吞赤鲤,鯾鲌起黄鲿。鲨鲻吃鲭鱼,牡蛎擒蛏蛤。鱓鱑追白蟮,鲈鲙捉乌鲳”的激烈交战后,鼍龙被伏,唐僧、八戒等终于获救。 电视剧《西游记》截图:摩昂与孙悟空一同打败鼍龙

北海龙王也是如此。唐僧师徒四人辗转至八百里狮驼岭时,不幸遇到了青狮、白象和大鹏三魔。此一遭十分艰难,占据了九九八十一难中的四难。

“骷髅若岭,骸骨如林。人头发翙成毡片,人皮肉烂作泥尘。人筋缠在树上,干焦晃亮如银。真个是尸山血海,果然腥臭难闻。东边小妖,将活人拿了剐肉;西下泼魔,把人肉鲜煮鲜烹。”

这番恐怖场景,正是孙悟空进了狮驼洞后的见闻。 电视剧《西游记》截图:狮驼洞中的青狮与白象

三魔王联手抓了师徒四人,烧开了水、摆好了蒸笼,将他们一个个抬进了笼内。所幸孙悟空有千万种脱身之法,他留下假身,真身到了半空中时默念咒语“络蓝净法界,乾元亨利贞”,北海龙王便被召唤而来。只见云端出现一朵乌云,北海龙王一如其他龙王般友善地来到孙悟空真身面前,高声跪拜道:“北海小龙敖顺叩头。”毕竟危机关头、有求于人,孙悟空此番可是相当客气:

“请起,请起。无事不敢相烦,今与师父到此,被毒魔拿住,上铁笼蒸哩。你去与我护持护持,莫教蒸坏了。”

听闻此事,热心小神北海龙王遂变身一阵冷风,吹进锅下灭了火气,师徒四人获救。虽然之后除了孙悟空外,其他人又被抓回去了,但幸得北海龙王相救,事情才有了转圜的余地。电视剧《西游记》截图,孙悟空求救北海龙王

若说井龙王、西海龙王和北海龙王等一众龙王平日里扮演着随叫随到的角色,那么东海龙王还不止于此,他甚至为孙悟空提供过一次深度心理咨询服务。 电视剧《西游记》截图:东海龙王与孙悟空

孙悟空刚拜唐僧为师不久后,因打死了几个毛贼被唐僧训斥,遂使性子离唐僧而去。当他将此事说与东海龙王听时,龙王苦口婆心对他做了一番思想工作:

“此仙乃是黄石公,此子乃是汉世张良。石公坐在圯桥上,忽然失履于桥下,遂唤张良取来。此子即忙取来,跪献于前。如此三度,张良略无一毫倨傲怠慢之心,石公遂爱他勤谨,夜授天书,着他扶汉。后果然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太平后,弃职归山,从赤松子游,悟成仙道。大圣,你若不保唐僧,不尽勤劳,不受教诲,到底是个妖仙,休想得成正果。”

孙悟空听罢,沉默不语。龙王见状,知道他心里有所触动,于是再次鼓励:“大圣自当裁处,不可图自在,误了前程。”孙悟空便道:“莫多话,老孙还去保他便了。”驾着筋斗云,孙悟空别了龙王,又返身去找自己师父了。经此,唐僧才得以在孙悟空的陪伴下继续西天取经。 电视剧《西游记》中的师徒四人

虽说与其他神仙作绝对比较时,龙王们是挺卑微的,不仅没有多大实权,还屡屡被各方神圣压制,面对求助也没有讨价还价的资本。但是,有着良好观众缘的他们,屡屡在紧急关头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散发着好人光芒。所以,说龙王地位不高,大概只是从硬件上来看。

《西游记》中的龙王,和蔼又不失庄重,严肃又不失明达,这是官方龙崇拜与民间龙崇拜的有机结合。

龙崇拜与龙王信仰

《西游记》中龙王形象的大量出现,集中体现了明清时期的龙文化与龙崇拜。不过,如前文所说,我国自古便有龙文化,自佛教入中土后则进一步有了龙王之说,后来则形成了龙王信仰,并传承至今。 龙王庙

佛经中记载着许多龙王及其家族、处所等事迹,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龙王能够祈雨、求雨。如《华严经》卷一《世严品》第一之一中云:

“有无量诸大龙王,所谓毗楼博叉龙王,娑竭罗龙王,云音妙幢龙王,焰口海光龙王,普高云幢龙王,德叉迦龙王,无边步龙王,清净色龙王,普运大声龙王,无热恼龙王,如是等而为上首。其数无量。莫不勤力。兴云布雨。令诸众生,热恼消灭 。”

佛经中所说的这些龙王可以行雨、布雨,这与中国本土的龙可以上天入地、行云致雨的观念相吻合。电视剧《西游记》截图

唐宋时期,龙王信仰还未至巅峰。在当时的文献典籍中,虽然不乏统治者以龙祭祀的记载,但是龙王信仰仅为水神崇拜中的一部分。那时的人们有着复杂的水神崇拜,其中包括江河湖泊、雷电、虹霓、风伯雨师等,龙王并未在其中占主导地位。

至明清两代,龙王信仰成为潮流。彼时颇为重视河工与水运,而祭祀以龙王为代表的河神、海神则被认为是水运畅通、防御灾患的重要保障。且明清时期封建专制统治达到顶峰,在这样的客观条件下,龙崇拜与龙文化更是得到了一致信奉,并且形成了一整套规范的祭祀礼制。雍正时期,史籍正式将四海龙王记载为祭祀的“四海之神”。明清统治者还频频册封龙王,如《清朝文献通考》所载,康熙皇帝多次赴北京西山北部的黑龙潭龙王庙“祷雨”,并拨款“鼎新庙宇,御制碑文以纪之”。后来的雍正皇帝也亲临此龙王庙,乾隆皇帝则加封此处黑龙潭龙神为“昭灵沛泽龙王之神”。黑龙潭龙王庙

今天,当我们行走在广袤的华夏大地,每每经过江河湖泊时,总能邂逅龙王庙。在长江中下游、黄河中下游和淮河流域,“祭龙王”的民俗依旧有之,人们通常在每年的三月祭龙王以求风调雨顺。

不仅如此,“龙抬头”更是人尽皆知的中国民间传统节日。在农耕文化中,每年农历二月初二的“龙抬头”标示着阳气生发、生机盎然,新一年的耕种便由此开始。在这一天,人们还会祭灶神、吃龙食、剃龙头、起龙船,统统蕴含着满满的吉祥之意,唯愿新的一年顺顺利利。

不论是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庄稼丰收,还是祈福以盼顺遂、以求平安,炎黄子孙的血液里一直都流淌着根植于古老农耕文明的龙文化,在数千年的代代传承中绵延不绝、生生不息。

参考文献:

[1] [明]吴承恩.西游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2] 闵祥鹏.五方龙王与四海龙王的源流[J].民俗研究,2008(03):200-205.

[3] 魏明,韩晓.论《西游记》中的龙王形象及其文化内涵[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综合版),2009,6(04):82-85.

[4] 孙逊. 四海龙王考论[D].上海师范大学,2008.

原标题:《定海神针被抢不记仇,对孙悟空有求必应:《西游记》中的龙王怎么脾气那么好?》

新闻推荐

又见西塘烟雨廊 □崔建华

五年前的一个假日,随旅游团去过一次古镇西塘。记得那是在下午三点左右到的。按照行程安排,我们仅在此游览两个小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