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百态社会> 正文

“双11”真套路假优惠 小心入坑 中消协结合近年来消费纠纷调查,提醒消费者理性消费

潍坊晚报 2020-11-04 10:12 大字

今年“双11”,各大电商平台提前掀起一波促销高潮,销售周期比往年延长,从11月初拉长至明年春节前夕,再加上商家多种多样的“满减”“补贴”等促销手段,让广大消费者“目不暇接”“眼花缭乱”,甚至感觉不买就吃亏了。中国消费者协会结合近年来消费纠纷调查,提醒消费者理性消费,谨防促销套路。

直播带货“槽点”多

各大电商平台的主播们卖力讲解、分享体验,加上粉丝们刷屏的评论,吸引了众多消费者通过直播下单购物。当前,网络直播的购物方式越来越普及,同时也隐藏着一些消费陷阱。

据中消协调查统计,消费者投诉的“槽点”主要有:直播带货商家未能充分履行证照信息公示义务;部分主播在直播带货过程中涉嫌存在宣传产品功效或使用极限词等违规宣传问题;产品质量货不对板,兜售“三无”产品、假冒伪劣商品等;直播刷粉丝数据、销售量刷单造假“杀雏”;主播将消费者引至第三方,该平台信用资质不佳或是引诱消费者进行私下交易;部分商品售后无保障,消费者难享“三包”权利等。

中消协提示:消费者要提前做足“功课”,不被各种“假优惠”陷阱误导。建议消费者不轻信商家的“特价”“清仓价”“全网最低价”等宣传,购买商品前要货比三家,先了解商品的大概市场价格,再对商家促销活动是否有实际优惠进行评估,警惕“明降实涨”等价格陷阱,避免受不实促销诱惑而冲动消费。

优惠活动“水分”多

红包活动一直以来是各大电商平台吸引用户、提升销量的惯用手段,有时候红包活动看似有优惠,实际上却很鸡肋。

有消费者反映其在某网络购物平台参加抢红包活动,一共抢到了九百多个红包,但实际优惠金额累计不到10元,花费了很大精力,最后只有满满的失落感;有的商家使用“限时抢购”“爆款秒杀”“巨惠特卖”等极具诱惑力的宣传用语来吸引消费者下单,实际上是“先涨后降”的套路;还有的优惠活动可能就消费期限、商品品类、消费金额等设置一定的“门槛”,消费者达不到这些门槛,就不能享受到优惠。

在“双11”等大促活动期间,部分平台、商家以促销活动的名义进行推广,表面上是让利消费者,实则清库存,甚至借助低价来推销其劣质商品,消费者一旦禁不住诱惑就很容易上当受骗,引发消费纠纷。

中消协提示:面对各种促销、优惠广告,消费者首先要保持理智,树立科学消费、理性消费意识,根据自己或者家庭的实际需求选购商品,不被商家的各种促销活动冲昏头脑。在面对商家为“清库存”而进行大促时,消费者最好先清理一下自己的“库存”,也许家里还囤积着上次大促时血拼的商品。因此,建议消费者量需而入,千万不要为自己并不需要的物品再浪费精力和金钱了。

售后服务“诟病”多

一些商家重视销售、轻视售后服务,如不履行七日无理由退货规定、不向消费者提供购物发票、售后电话无人接听形同虚设、商品存在明显的质量问题却要求消费者去鉴定、不履行“三包”义务、对消费者退货或者退款请求拖延处理等。

有的商家为了冲击销量而虚标库存,还有的商家打出“秒杀”“竞拍”等低价促销活动,吸引大量消费者下单购买后,商家或是迟迟不发货等待消费者主动取消订单,或是以“订单异常”“商品缺货”“操作失误”“系统错误”等借口为由单方面强制“砍单”,由于下单的消费者数量较多,若商家不能妥善处理,极易引发群体性消费纠纷。

中消协提示:资质齐全、信誉较高的商家,其经营行为相对较为规范,商品质量和售后服务等也有较高的保障。消费者千万不能贪图价格便宜就登录陌生网站或者点击不明链接进行交易,更不要随意添加陌生人的微信、QQ等进行私下交易,以免吃亏上当。

消费者要注意索取并保存购物凭证以及相应的商家承诺,通过网络购物的,还应将订单信息、购物聊天记录等留存,作为维权证据。发生消费纠纷时,可先与商家以及平台进行沟通,如联系不上或者无法达成一致的,可向12315或者消协组织进行投诉,也可以通过向仲裁机构提请仲裁、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等方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案例

“双11”刚来,有人被骗近20万

“双11”近日掀起热潮,各大电商平台纷纷开始预售,但与此同时,网络购物诈骗活动也开始暴发。据云南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消息,云南的罗女士网购一件200元的衣服时陷入“退款理赔”骗局,被骗了近20万元。

原来,云南的罗女士近日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声称:罗女士在淘宝上买的衣服质量有问题,并称在她家买衣服的客户都要退赔200元。在加对方QQ好友后,“客服”退了500元给罗女士,后称“打多了”,要求罗女士把300元钱退回去。罗女士退回300元时,对方系统总是出错。“客服”以账户冻结为由,诱导罗女士在58同城、微博、美团等APP中多次贷款、转账。最终在朋友的劝说下,罗女士才意识到自己被骗,共被骗走19.78万余元,随后其向警方报案。

其实,罗女士的遭遇并非个例。“双11”前后,骗子冒充各个电商平台客服,谎称退款继而实施诈骗的案件多有发生。

据江苏太仓公安消息,10月28日、29日和11月1日太仓发生但起冒充某电商平台客服,实施“购物退款”类的诈骗,其中一受害者卡里2.7万余元被转走。

同样,实施诈骗的人群也被严厉打击。近日,湖北荆州警方捣毁一电信诈骗窝点,抓获5人。经查,犯罪嫌疑人均为“00后”,以淘宝客服退款等理由在家打电话对被害人实施诈骗,日收入可达五百到一千元,总涉案金额达30万余元。目前,三人已被刑事拘留。

针对“双11”骗局,多地警方发布提醒,一般情况下,消费者在网购后都会如期收到商品,客服不会主动提出退款要求。一旦网购后收到客服发来的退款要求,无论对方出于何种理由,都要高度警惕,因为这很可能就是一个骗局。遇到这种情况,应在第一时间在正规官方平台进行咨询确认,不要轻信“客服”打来的陌生电话。

央视发声

少一点套路,多一点真诚

“双11”已经开始了。每年这个时候,剁手看着很爽,实际上很累,先要支付定金,然后计算各种优惠,抢着当“尾款人”。面对这个问题,央视都忍不住了,呼吁“双11”少一点套路,多一点真诚。

央视新闻11月3日发表评论文章《“双11”促销,应少一些套路》,文章指出,在“买买买”途中,广大消费者遭遇了一些商家、平台“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套路,“复杂规则难坏‘尾款人’”。

央视称,在优惠条件上设置规则,符合商业逻辑;在卖力促销时引入“算术”,称得上商业策略。站在商家和平台的立场上看,规则复杂可以多卖点货,多赚一些钱,无可厚非。但是,套路一旦太多,就让人望而却步;如果口惠而实不至,势必让消费者失望。特别是一些商家玩弄先涨价再降价的游戏,则涉嫌违法违规,基于以往情况,监管部门不可能坐视不管。一旦被重罚,可谓得不偿失,吃不了兜着走。如果迷信于玩套路,必然吓跑消费者,于商家、平台乃至行业发展都不利。

有网友感叹:“各种满减、领券之后,也未必便宜多少。本想薅平台羊毛,结果差点被薅。”这样的消费体验是糟糕的,“性价比”委实不高。

本报综合新华社、央视、《中国青年报》等报道

新闻推荐

·警方提示· 谨防针对社保卡所设骗术 ■ 躬罔

社保卡即社会保障卡,持卡人不仅可以凭卡就医进行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实时结算,还可以办理养老保险事务、办理求职登记和失业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