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百态社会> 正文

22名学生确诊肺结核引发众多舆论关切

潍坊晚报 2020-10-20 09:20 大字

近日,位于江苏徐州的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独立学院),被曝有22名学生诊断为肺结核,引发舆论关注。22名病例发现时间为何跨度一年多?校方是否瞒报导致防治不力?疫情通报如何兼顾个人隐私和公众知情权利……带着这些舆论关切,记者走访事发学校和属地疾控、卫健等部门,还原事件发生始末。

病例发现时间跨度一年多

最近一年多,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陆续有22名学生诊断为肺结核,另有43名学生胸部CT影像异常——10月14日,江苏师范大学对外发布了一则三百多字的情况说明。但这份说明并未打消外界的质疑。记者梳理发现,网民关注较多的问题是:病例发现时间为何跨度一年多?第一起病例又是怎样发现的?

“第一起病例由生源地疾控部门上报”,徐州市贾汪区疾控中心副主任吴云侠接受采访时称,去年9月6日,他们接到徐州市疾控中心通知,当地高校科文学院学生何某某,暑假期间在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被诊断为肺结核。

区疾控中心立即通知了校方,并对何某某所在的软件学院两个班级91名密切接触者,组织开展第一轮筛查,但未筛选出新增病例。在后续三轮大规模筛查中,陆续发现新病例,最后一轮筛查在今年9月复学后。

疫情如何通报是个老问题

记者调查了解到,今年秋季入学以来,有学生在校内论坛匿名发帖,质疑学校筛查不彻底、检测不准确、疫情不通报。

科文学院院长费春表示,学校虽然陆续收到了当地疾控部门的病例告知书,掌握确切病例数和病患情况,但按照相关规定,学校无权发布通报。

吴云侠介绍,大部分传染病没有要求一定要向社会公布,甲类或乙类传染病甲类管理由政府部门发布,例如新冠肺炎。“疫情如何通报是个老问题”,江苏省疾控中心副主任陆伟说,基层和疫情发生单位能不能公布,什么时候公布,什么情况下公布,有时找不到依据。疫情通报程序难以拿捏的背后,是个人隐私、集体恐慌、知情权利等多种影响因素难以兼顾的现实。

校园肺结核发病率有所上升

近年来,校园肺结核发病率有上扬趋势。陆伟表示,与全国情况一样,2015年至2019年,江苏省结核病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但学生发病率有所上升。

这次事件也暴露出聚集性疫情出现后,基层疾控部门和高校应对能力短板。

陆伟表示,需要进一步明确疫情通报的法律依据和操作办法。建议国家在下次修订传染病防治法和出台实施办法前,组织相关领域专家对疫情通报的时间节点、内容范围进行充分研讨。在平衡个人隐私、社会恐慌、知情权利的基础上,出台操作性强的细则和指引。据新华社

新闻推荐

拉萨的阳光

□唐俑作为一个旅行者,对拉萨的向往是一种挡不住的诱惑。我曾把对拉萨的钟情,归功于她那独特的人文景观和氛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