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百态社会> 正文

分批取消职业资格,有助于扩大就业

齐鲁晚报 2020-09-21 04:51 大字

必须建立严格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但这种职业资格认证,不能由某个部门、协会、机构随意认定,应该由国家有关部门集中管理,从而消除因滥设职业资格认证产生的“九龙治水”问题。

□胡建兵

近期,人社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水平评价类技能人员职业资格退出目录有关工作的通知》。其中,人社部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的14项职业资格(涉及29个职业)拟于9月30日前第一批退出;其他部门(单位)组织实施的66项职业资格(涉及156个职业)拟于12月31日前第二批退出;与公共安全、人生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等密切相关的职业(工种)拟依法调整为准入类职业资格。

之前,不管做什么工作,都要职业资格证,甚至做保姆、看大门的也要有个证,以致让一些由于各种原因没有拿到证的人,很难找到工作。过多过滥的职业资格认定,严重影响了一些人就业。为了减轻人们的就业“负担”,2013年至2019年底,我国先后分七批取消了434项职业资格,占国务院部门设置职业资格总数的70%以上。本次又有80项职业资格退出,此举将有利于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就业率。

职业资格认定本来是为了规范就业,提高从业者就业素质的一个重要手段。但近年来,一些部门行业利用国家的政策,为自己的小集团牟取不当利益。不管办理这种资格证书有没有价值,都想办法出台考证制度,从而坐收渔利。用人单位要证书,劳动部门搞培训,双方利益分成,已经成了一些地方的潜规则。像计算机应用技能的认证,就有教育部、人社部、工信部及协会、商业机构等组织的十多类数十种认证,考试培训费用从数百元至数千元不等。认证种类繁多,认证交叉重复,证书的权威性难以判断。

资格认证考试应该公平、规范、严肃、严密。但当前的职业资格认证很不规范,一些资格认证纯粹是搞形式主义,考生只要交钱参加了培训,就可以通过考试,至于有没有实际水平就不管了。一些机构为收取更多的报名费、资料费和培训费,随意降低报考条件。还有一些机构所设置的认证考试与现实应用脱节。许多认证培训机构用各种方法提高考生的“通过率”,甚至打出“包拿证”的广告,种种“走过场”的认证考试演变成“花钱买证”。

此外,有些部门混淆就业限制类职业和普通职业的界限,把一些不必要实行就业限制的职业作为就业限制类职业进行管理,一概要求持证上岗,从而削弱了职业资格管理的严肃性。我国有些职业资格考核,还存在重公共科目考核、轻专业知识和能力考核的倾向,这种做法使职业资格在业内认可度不高。尽管很多“考证族”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有了证书仍然难以找到心仪的工作。

这几年,我国分多批次取消500多项职业资格,这是促进就业的一项重要举措。当然,职业考试不能一律取消。一些高危行业、技术性强的行业还是需要严格的资格认证的。因此,必须建立严格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但这种职业资格认证,不能由某个部门、协会、机构随意认定,应该由国家有关部门集中管理,从而消除因滥设职业资格认证产生的“九龙治水”问题。

新闻推荐

李心草溺亡案一审开庭,被告人当庭认罪 死者母亲希望追究两名同行者责任

9月19日上午9时,昆明女大学生李心草溺水身亡一案一审在昆明盘龙区法院开庭,对昆明市盘龙区人民检察院指控被告人罗秉乾犯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