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百态社会> 正文

矫正整容低龄化 须打破“颜值经济”误区

皖北晨刊 2020-09-18 17:18 大字

□张玉胜

今年8月,江苏一名母亲带15岁刚初中毕业的女儿去整容,理由是“高中想让孩子学艺术,希望能变漂亮点,路也能好走一点”。“学生族整容呈低龄化趋势”被媒体报道后,成为网上坊间热议的话题。专家指出,当前的整容低龄化趋势,与用人单位的现行招聘标准、社会评价标准以及学生自身“通过外貌改善以获得事业发展”的畸形成才观有关。

近年来,在整容大军里不乏学生族的身影,甚至包括年仅15岁的未成年孩子。“整容低龄化”年复一年、愈演愈烈,不仅缘于人们的爱美本能,更有扭曲泛化的“颜值经济”在推波助澜。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人们的审美角度却不能只停留于察言观色、以貌取人的外在观感,更需注重来自心灵与气质方面的内在之美。不看外表重内涵,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应该成为社会的主流价值取向,成为人们选才用人的重要考量因素。

当下的“颜值经济”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一是年轻人的婚恋观念。一些人在谈婚论嫁时,过分看中对方的外貌靓丽、风流倜傥,而忽视对其内在素质的考察与关注,这或会为婚后的和谐相处埋下隐患;二是艺考、求职看脸“加分”。以为“颜值高”就会有人缘、受待见,便于业务开展。这显然存在认知误区。

相较于“颜值经济”的目光短浅和认知偏颇,整容对尚处身体发育阶段未成年孩子的健康风险更当不可小觑。未成年人的身体没有完全发育成熟,贸然去做整容手术不仅可能会达不到预期效果,甚至适得其反,对身体发育产生负面影响。

矫正整容低龄化须先破“颜值经济”。这不仅需要加强对青少年树立正确审美观念的教育与引导,更需摒弃部分单位和个人以貌取人、看脸下碟的庸俗用人观念,营造出多在意内在素质、少关注“颜值”高低的就业环境,让“不唯颜值、崇尚健康”成为人们的价值共识与审美时尚。

新闻推荐

消费质量报消费测评中心全媒体平台独家发布——2020 年成都家居装饰消费测评报告

●消费者最喜欢简约风格●消费者担心商家卷款跑路、不履行合同等为促进家居装饰行业健康发展,更好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