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纸面服刑15年”,诸多疑问待解
新闻——
据近日新华社等多家媒体报道,内蒙古呼伦贝尔男子巴图孟和此前被判刑,却凭借保外就医“纸面服刑15年”,一天牢都没坐,并先后入党、当选村主任,甚至当选旗人大代表。直到2017年因犯贪污罪再次获刑,有关部门才对其此前的案件进行了纠正。目前,当地已成立联合工作组,抵达呼伦贝尔市开展工作,将依纪依法严肃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虽然目前此人不但被追究了村干部任内的违法行为,连以前“纸面服刑”的15年也一并被追加执行,等于还了受害者一个迟来的公道。但该事件仍有以下几个公众关注的问题待解。
第一,是谁在阻止纠正“纸面服刑15年”?从巴图孟和1992年故意杀人被判刑,到2017年其二次违法被追责判刑,当年被害者的母亲一直在反映巴图孟和“纸面服刑15年”的问题,并要求纠正追责。但25年间这一要求不但始终没有说法,甚至其被判刑的事实也被忽视。某种角度上,只有先搞清楚这25年间阻止纠正“纸面服刑”问题的人是谁,才能进一步顺通摸瓜找出当年制造、“导演”此番虚假服刑事件的真正责任人。
第二,是谁在无视“纸面服刑15年”的情况?在巴图孟和被判15年有期徒刑后,不管其是否真的在监狱内服刑或服满刑,其被判刑的案底依然存在。再加上被害者母亲一直不断申诉、追问,当地相关部门理应掌握巴图孟和的相关情况。那么,这些部门和人员在巴图孟和入党,当选村干部、人大代表等相关资格的审查中,是如何履职的?是没有审查清楚,还是故意隐瞒了实情?如果是刻意无视、隐瞒,导致一个不合格的人混入了党内和人大代表等队伍中,那么相关部门和人员显然要为此承担相应的责任。
第三,除恶务尽了吗?制度补漏了吗?“纸面服刑15年”,刑满后还能入党、当村干部和人大代表,这些问题暴露出的制度性漏洞等,是否还涉及当地的其他案件?如果还有其他未曝光的案件,当地有没有举一反三全面清查和整改?个案的问题要圆满处理,共性的问题更应该及时纠正。
不管是从个案的公平正义,还是防范类似奇葩问题的再次发生,当地有关方面都应该对上述问题一一调查、处理清楚,不要再心存侥幸或者试图蒙混过关。
新闻推荐
北京日报客户端9月7日消息,在“乱港风波”中,香港的法官成为舆论焦点。“警察抓人,法官放人”的事件屡屡发生,引发争议。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