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百态社会> 正文

杀人犯纸上服刑15年 谁让保外就医“一保到底”

澎湃新闻 2020-09-03 13:44 大字

据半月谈披露,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的巴图孟和因犯故意杀人罪,于1993年被判有期徒刑15年。然而,因家人为其办理了保外就医,巴图孟和一天监狱都没进过。刑期结束后,还顺利拿到“刑满释放证明书”。

更“神”的是,他还先后入党、当选嘎查达(村主任)和旗人大代表。直到2017年,因职务犯罪问题东窗事发,巴图孟和的“黑历史”才重新浮出水面。

这是一起荒唐、荒诞、恶劣的糊涂案。一名故意杀人的罪犯,仅仅因为自说自话“全身水肿、尿血”,就被轻松办理保外就医手续,逍遥狱外15年。严肃的刑期变成了快乐的假期,让法律颜面何存?让受害人情何以堪?

27年来,受害者的母亲持续反映问题,至今仍在追问真相:到底是谁放走了杀人犯?到底应该由谁来承担责任?

2018年6月,巴图孟和因犯故意杀人罪、贪污罪,被数罪并罚,被判有期徒刑15年。这名罪犯终于要付出代价。但纵观整个事件,仍有诸多疑问待解。

一者,当年法院裁定保外就医,依据是什么?据报道,保外就医手续上,有数名当地时任政法机关主要负责人的签字。但现在韩杰透露,保外就医手续等关键证据“不翼而飞”。真相到底如何?应有明确回应。

二者,即便巴符合保外就医,当地法院、监狱、检察院等有无跟踪管理?按规定,相关部门应梳理、跟踪监外执行的犯人,根据其“病情”作出相应处置,该收监的收监,该观察的观察,岂能“一保到底”?据报道,巴图孟和保外就医期间,未向派出所报到并接受管理,这是谁开的绿灯?

即便没有主动跟踪,在接到死者母亲多年反映后,当地有关部门依然置若罔闻,又是为什么?还有,一个从未服刑的罪犯,居然能拿到“刑满释放证明书”,这也太儿戏了,这背后究竟有没有什么猫腻?

无论如何,要受害者家属长达几十年奔走呼唤,要靠杀人犯因其他犯罪而“连带”牵扯出“纸上服刑”,都是不正常的。

为了解更多情况,媒体曾向呼伦贝尔中院、呼伦贝尔公安局、呼伦贝尔人民检察院发送采访请求。但一个多月过去了,均无回音。这种态度和效率,也不是回应媒体监督和公众关切的应有状态。

保外就医作为一种人道主义的制度设计,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然后,现实中,这一彰显司法文明的制度屡屡被钻空子、被滥用,“一保到底”“保而不医”现象,一再刺痛公众神经,令人遗憾。

这些年来,相关部门也在努力完善制度、弥补漏洞,但实际效果仍有待提升。此前已有专家建议,要扩大公开,对拟保外就医的罪犯进行公示,接受监督;打通司法、公安、检察等信息壁垒,将保外就医信息联网,实行动态管理和动态监督;加大违法犯罪的成本,严格保外就医鉴定人资格、鉴定程序、鉴定书内容、虚假鉴定的法律责任等。

此起“纸上服刑”案,再次敲响了警钟。有关方面绝不能再后知后觉、大念拖字诀,理应迅速启动调查,查清真相,并严肃问责,给受害者一个交代,给社会一个说法,重塑法律权威和公信力。(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新闻推荐

小左的蛋糕

◎贾浅浅第一次见小左,在秋涛阁楼下的茶舍。那是难得的暖冬,中午的太阳晃得人睁不开眼。她穿着红色的短袖毛衣,站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