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百态社会> 正文

二手电商竟成违禁品“隐秘角落”

消费质量报 2020-08-07 06:22 大字

消费质量报舆情监测中心利用专业技术手段,通过对政府职能部门、新闻单位网站和微博的观察,以及对各大社交网站、论坛的监测,依据事件新闻转载量、微博微信转发和评论数等数据,监测出一周以来关注度较高的消费热点事件。

消费质量报全媒体中心记者王钰实习生高沁菲

相关搜索

截至8月6日17:00,搜索关键词“二手电商乱象”,百度找到相关结果约483万个,找到相关资讯约7.9万篇;新浪微博找到相关结果1.7万个;腾讯微信找到相关文章1000篇。

舆情回顾

随着行业的扩张,二手电商平台的商品变得鱼龙混杂,不乏有涉嫌低俗内容的服务,或者违禁品在出售。

二手电商平台,可以理解为网上的跳蚤市场。不同于普通的电商平台,这是一个为闲置资源、二手物品提供流转买卖的平台。买家可以在这里买到书、玩具、数码产品等实体物件,也可以买到游戏装备、社交软件账号等虚拟商品。除此之外,还有出售“挨骂”服务的;有“拼夕夕”互助砍价群;有抖音千粉号;有“吃鸡”透视高科技;有82年可乐。

在两家国内最大的二手电商平台,有用户在出售弓弩。其宣传视频显示,70米的距离弓弩都能射入树木中,锤子都打不坏弓身。多家媒体曾报道,有网购和非法携带弓弩的消费者被公安机关查处并行政处罚。

还有些商品涉嫌色情低俗内容宣传和售卖。有商家在出售“专业推拿保健上门服务”,有网友问“正经吗?”评论有留言称,“看你消费,自己体会,你懂的”。在转转、闲鱼平台上,均发现有大尺度写真照片出售,还有私房写真服务,标注保密发货。

舆情背景

此前,有人在二手电商平台出售活体蜥蜴。而我国《邮政法实施细则》明确规定,禁止寄递或在邮件内夹带各种活的动物。

7月13日,国家网信办发布关于开展2020“清朗”未成年人暑期网络环境专项整治的通知,行动包括严厉打击发布传播以未成年人为主角的大尺度写真、私房照片视频的账号,查处涉未成年人的重点网站平台和重点环节,清理一批违法违规不良信息,曝光一批违法违规典型案例。该行动涉及整治二手电商涉嫌低俗内容的服务,以及各种违禁品在售的行业乱象。

据统计,2018年我国二手闲置市场规模已超过7000亿元。预计到2020年,国内二手市场将达到万亿规模。闲鱼和转转占据了90%的市场份额,形成双寡头局面。

各界声音

南京大学商学院副教授宋培健:二手电商平台发展初期,存在为迅速扩张而弱化甚至放弃监管的问题。部分平台对假货“睁只眼闭只眼”,只把扩大平台当成第一要务。如果部分平台为扩张而失去口碑,最终将会失去消费者的信任。

中国消费者协会专家委员会专家邱宝昌:平台太大、商品太多、物品属二手等都不能成为平台推卸监管责任的理由。随着二手交易平台迅猛发展,更应压实平台责任,根据《电子商务法》规定,平台应该承担相关资格资质审核义务、人身财产安全保障义务,否则应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网友声音

@矮的一塌糊涂:在二手电商平台买过一台笔记本电脑被坑了,之后就卸载了软件......

@鹿角长在火柴上:前几天有人发帖说自己在二手电商平台上被一个卖家坑了,于是我去那个卖家账号下留言伸张正义,结果被禁言七天,而卖家安然无恙。

舆情分析

通过二手电商平台把个人闲置物品卖给他人,既省去存储的烦恼,同时能获得一定收益,因此二手交易成为时下很多消费者的选择。然而以次充好、偷梁换柱,甚至诈骗的情况在二手电商平台屡见不鲜,二手电商平台上的漏洞正在成为整个电商行业这只“木桶”的短板,甚至为电商业健康发展、市场公平、消费者合法权益撕开缺口。

二手电商平台治理的两股力量,主要来自于平台和法规。

以《电子商务法》为例,其不仅对于售卖商品的经营者做出规定,同时还厘清了平台的责任,较为成熟和完善。

而针对平台而言,部分平台为吸引用户,不顾平台定位,违背相关规定,迎合部分商家利用二手电商平台倒卖伪劣、低俗产品的行为。

整治二手电商平台乱象,需要多方共同努力。作为平台,要加强自身监管,把好源头关,将消费者权益放在首位;同时利用相关技术,进行智能审核,提升甄别水平,保障买卖双方的合法权益。有关部门继续加强对平台的监管,畅通消费者投诉渠道,完善问题协商解决机制,让买卖双方为自己的不诚信行为埋单。

新闻推荐

广州网红“桥中房” 我们从中看到什么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任大刚广州的“桥中房”让人看到,这是一个政府懂得克制权力的社会,也是个人合法权利受到严格保护的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