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百态社会> 正文

返乡创业 大学生敲开致富门

四川农村日报 2020-07-28 01:34 大字

□新华社记者 李凤双 王春雨 强勇

65岁的农民那庆海和34岁的返乡大学生杨小伟一起坐在田间,聊着蒲公英的长势。那庆海第一次种植蒲公英,怎么种、怎么收,他还得向面前这个年轻人请教。

“地有点涝,下回得注意了。”杨小伟说。

杨小伟是黑龙江省木兰县新华村人,当年考上大学后留在了省城,这曾让他的父母在乡亲面前特有“面子”。他为什么又回村发展了?一些人在心里打了问号。

毕业后杨小伟在哈尔滨工作,一次偶然机会接触到蒲公英药茶,产生了浓厚兴趣。他进入这个行业,慢慢稳定下来。“那时蒲公英货源在外地,价格受制于人,我就有了自己种的想法。”他说。

此时,哈尔滨市卫健委驻新华村扶贫工作队队长蒋胜正为找新的产业项目绞尽脑汁,了解到杨小伟是村里走出去的大学生后,他眼前一亮。

为了能从城里“请回来”大学生,2018年3月,做足了“功课”的蒋胜主动找上门,两人一聊就是半天。凭着在医药领域的丰富经验,蒋胜帮杨小伟规划了未来5年的发展思路,这使杨小伟打定主意回乡创业。

“回农村,我能得到一个更好实现创业梦想的平台。”杨小伟说。在村里支持下,蒲公英种植基地和企业选址等难题迎刃而解。2019年,一亩园食品制造有限责任公司落地新华村,专门从事蒲公英药茶种植、生产和销售,杨小伟因此被村里人称为“蒲公英小王子”。

回忆企业成立过程,杨小伟笑着说,大部分手续都是蒋队长陪着办下来的,多亏了蒋队长帮他参谋,让他有坚持下去的底气。

走进一亩园公司车间,几名工人正在生产线上忙碌,目前公司每天能加工蒲公英2000多斤。村民卢云凤在此打工,她说,制作蒲公英茶要经过初选、淋洗、切断、杀青、炒制、杀菌、复核等14道工艺,以保证生产的茶品处于最佳状态。

那庆海家的园子种满了蒲公英,叶子已经有二三十厘米高。蒲公英每年割三茬,一般每亩地产2800斤,按每斤0.7元算,三茬可收入5800多元。目前企业已带动木兰县112户贫困户种植蒲公英。

卢云凤实现了在家门口打工的愿望。她的老伴因患病长期需要人照顾,家里除了几亩地外别无收入,前些年被认定为贫困户。现在,她在一亩园公司打工,每天能有七八十元收入。

新华村村集体同样受益。企业依托村里的小学旧校舍建成,村委会以场地入股,每年有6万元固定收益。新华村党支部副书记李金凤说,有了这笔钱,除了能给全村贫困户每年每户分红800元,连村里挖渠修路的钱也够了。

(新华社哈尔滨7月23日电)

新闻推荐

不可小觑的产后尿潴留

生娃10天后产妇子宫“神秘消失神秘消失””今年年初,25岁的于女士(化名)在丈夫以及双方父母的陪同下来到深圳市妇幼保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