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百态社会> 正文

端午诗文里的家国情怀

西安日报 2020-06-24 06:00 大字

□申功晶

每逢端午,总绕不开吃粽子、插艾草、佩香囊、戴五色线、喝雄黄酒、竞赛龙舟……我对端午最初的印象源于戏文《白蛇传》。端午那日,白蛇多吃了几杯雄黄酒,一不小心显出原形,活生生吓死了许仙,情急之下,为救夫君,她不惜上天入地盗取仙草,还差点命丧鹤口,真真是个节烈女子!等到了识文断字的年龄,读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脑海里浮现出一位衣袂飘飘、韧芳载佩,脸上却写满忧伤的士大夫徜徉江畔,突然,他怀抱石头纵身一跃,沉入冰冷的江水中,用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从此,屈原这个名字与端午这个节令有了千丝万缕的关系。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元代舒頔的《小重山·端午》上阙描绘出一幅忙碌喜庆、共享天伦的荆楚端午风俗,可到了下阙,突然笔锋一转,写道“离骚读罢宗堪伤”。除了作者自己,那些喜气洋洋忙着“庆端阳”的人们,谁还记得那位忠义气节堪与日月星辰媲美的屈大夫呢?

明代诗人边贡在端午节观看了赛龙舟那锣鼓喧闹的热闹场面后,触景生情地写道:“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云旗猎猎翻青汉,雷鼓嘈嘈殷碧流。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江亭暇日堪高会,醉讽离骚不解愁。”讲述完楚国端午竞赛龙舟的风俗,他又对汨罗江上那一缕英魂给予了深深的崇敬之意和悼念之情。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北宋诗人张耒的一首《和端午》更是凄婉悲切、情深意沉,赛龙舟无疑为了悲悼屈夫子的千载冤魂,斯人虽逝,然那光照后世的爱国精神和彪炳千古的《离骚》绝唱却永存天地间。

到了南宋末年,民族英雄文天祥出使元营强行被扣,他几经周折方才逃脱,却又为流言蜚语所诬陷。时值端午,为了表明心迹,他愤慨地写下了《端午即事》一诗:“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双鬓花白的抗元老英雄,遭人诬陷后以诗昭忠骨,即便山河破碎、深知救国无望,他仍会以屈原作榜样“丹心照夙昔”,为国难而奔波,虽九死亦无悔。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屈大夫的故乡楚地从来就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地方,还有一位大名鼎鼎的楚国人,在端午这样特殊的日子,也获得了世人同样的礼遇尊崇,他叫伍子胥,比屈原足足早生了两个世纪。“子胥奔吴”的故事家喻户晓,他在吴地“相土尝水、象天法地”,建造了阖闾大城(姑苏城),帮助吴王成就一番霸业,最后却落了个伏剑身死、裹尸抛江的下场。唐朝诗人徐凝路过伍子胥的墓地,写下了“千载空祠云海头,夫差亡国已千秋。浙波只有灵涛在,拜奠青山人不休”的诗句。善良的苏州百姓感念伍子胥的功德,在五月初五伍子胥遇难那天,“于江溯涛迎涛神”,用吃粽子、赛龙舟的方式来祭祀这位阖闾城之父的英灵。

端午佳节除了纪念屈原、伍子胥,还有一则传说:东汉时期的上虞地区,有一名年仅十四岁的小姑娘叫曹娥,她的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身,曹姑娘于五月初五日愤而投江。五日后,人们惊奇地发现,她的尸体抱着父亲的尸体一起浮出江面。当地人感曹女之孝德,每年端午自发组织祭奠曹女活动。宋朝邵梅溪有诗名为《曹娥江》,诗中写道:“客舟舣尽江头月,忍听寒潮声哽噎。那知江上无情波,总是曹娥眼中血。”江潮似乎也在为孝女呜咽,江波宛如少女眼里渗出的血丝,给这端午注入了一丝凄情和苍凉。

其实,无论是那位“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楚国屈大夫,还是一生忠勤王事、血荐轩辕的吴地伍相国,亦或投水救父的孝节越女曹娥、舍命救夫、情深义烈的白素贞……他们身上的熠熠光辉在佳节中得以传承、在诗文中得以颂扬,影响了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经久且不衰、致远而弥香,赋予佳节高尚的家国情怀和丰富的人文内涵,也让端午时节成为我们中华儿女“记得住的乡愁”。

新闻推荐

婚前查询家暴记录,有利防线前移

近日,浙江义乌多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建立涉家庭暴力人员婚姻登记可查询制度的意见(试行)》。根据该规定,当事人婚前可查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