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快给直播带货立规矩 郑运钟
直播带货正成为新的风口。从央视主持人、政府官员变身主播带货,到“五一”期间直播带货成为假期消费热点,疫情的暴发催生了一个“全民直播”的新时代。但由于监管滞后,主播素质良莠不齐,价格战无序竞争,致使三俗充斥网络、虚假夸大宣传成风、假冒三无产品泛滥、售后服务难以保障,渐成消费者投诉重灾区。当下,网红经济爆发式增长带来的诸多问题日益凸显,亟待规范。
一方面,急需制定科学合理的“游戏规则”。直播带货诸多乱象的源头,在于信息不对称和主播行为不规范。品牌商看重主播流量,消费者信任主播背书,如果产品出了问题,而主播不用承担任何责任,就可能出问题。要让直播带货健康发展,只靠主播和商家的自觉注定走不远,监管一定不能缺位,唯有明确网站、主播、商家等各自的责任,从严监管,才能避免“一旦商品出现问题,消费者有苦无处诉”的局面。
同时,还应避免产品过度低价促销。时下,直播带货价格战并非个别现象,对于生产商、平台和消费者都带来不利影响,形成恶性循环:没有了利润空间,生产商难以为继,对于消费者的生活品质提升也没有帮助,最终导致一些平台也因此失去生存空间。厂商和平台需要清醒地看到,光靠价格战带不来忠诚的客户,还可能对企业品牌形象造成负面影响,只有回归产品品质差异化的竞争,才是最好的出路。否则,一旦沦为“价格战”“低端产品”的代名词,直播带货就会误入歧途。
要尽快对出现的问题予以纠错,制度配套必不可少。这其中,除了政府立法之外,行业自治也可发挥更多作用,《视频直播购物运营和服务基本规范》和《网络购物诚信服务体系评价指南》就是直播行业规范性治理的起点。两项标准的制定,不仅能推动直播行业建立业内共识,并且通过公布于众,形成公开、透明的行业标准示范,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也能够对直播行业的管理提供参考。
具体而言,网络直播并非法律盲区,带货主播不能信马由缰,直播平台也不能无所作为,我们期待行业标准能从两个方面将直播购物引向规范发展。一是,加强法律约束和诚信约束,完善网红带货的诚信评价机制,将粉丝评价、举报、监管部门的调查处罚信息等记入评价系统,利用失信惩戒手段规范直播带货行为;二是,敦促行业摒弃价格战、无序竞争的发展思路,倒逼主播在相关领域形成更强的知识储备和专业度,引导他们在直播之外花更多的时间用于挑选商品、试用商品等,通过改善粉丝们的购物体验,提升自身竞争力。
任何一个行业的成熟都会经历不断暴露问题、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对于新兴行业而言更是如此。我们相信,只要用心维护,标准化的“游戏规则”将助力直播带货产业结束野蛮生长,且行稳致远。
新闻推荐
本报讯(富东燕)6月16日,国家发改委召开新闻发布会,在回答记者关于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政策及成效上,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