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一个“不好好说话”的孩子吗?
“童言无忌”,显然是基于成人视角的一个判断,另一个角度看童言的真相,应该是:有趣。事实上,童言不只有趣,而且有料,有智慧。
《人物》周刊前些时候发起过一次有关“不好好说话”的主题征集,反响热烈。编辑们发现,中国人“不好好说话”的高发区是亲密关系里、家庭单元内,越是亲近的人,越爱不好好说话,那些“不好听的话”,有时是暗讽挖苦式的揶揄,有时是“正话反说”式的教导,有时是父母“习惯性地打击和否定”。
其实,孩子们那些搞笑乃至搞怪的童言,没有套路,不守成规,也是一种“不好好说话”。成人的“不好好说话”,可能是语言暴力,而天真无邪的孩子,一旦“不好好说话”,有时简直是一种“爆(发)力”。
——老师在QQ群里表扬本周写字工整的小朋友。熊孩子很开心:“老师表扬我了!”老母亲很期待:“在哪儿呢?群里没看到你名字啊。”儿子随手指给妈妈看:“这不是吗?“……等同学””!妈妈点头不是,摇头不是,哭笑不得。
童言,是对成人世界的趣味模仿。恩格斯说,“语言是从劳动当中并和劳动一起产生出来的”,而儿童的语言,应该大多源于他们与家庭成员的互动,有时甚至是简单的“学舌”和“套用”。这种套用,当然不是生搬硬套,往往是活学活用,而且内容用在妙处,场景恰到好处。
——周末,美术馆看书法展览,许多人在一幅长卷前流连。小子练习书法不到半年,也挤进人群,瞥了一眼,轻飘飘地说了一句:这字写得好是好,就是有点浪费纸。
——妈妈在看韩剧,儿子歪在一边,看到一个美女的画面,说:“妈妈,你要跟她一样漂亮就好了。”妈妈试探地问:“你是嫌我不漂亮吗?”儿子说得圆滑:“不是,你也美,但你要是像她一样更美就好了。”妈妈表示不服,说:“她是整容的。”儿子反问:“什么是整容?”妈妈告诉他:“整容,就是在脸上动刀子。”此时,儿子彻底说出大实话:“妈妈,你也去动刀子唉。”
童言,也有对成人世界的质疑和提醒。孩子是稚嫩的,心智尚未成熟,而童言并不全是幼稚可笑。幼儿独特的视角,有时可以颠覆成人自以为是的想象,有时甚至折射出成人的浮躁、浅薄。
——女儿在阳台上随手掐着姥姥栽培的各种小花玩,妈妈警告她:不要破坏花,姥姥会生气啊……花会疼啊……再掐就秃了…快停下呀……说了一车的话,女儿低着头一边掐,一边慢吞吞问一句:妈妈,花重要,还是孩子重要啊?
偶尔大笑,常常窃喜,总是欣赏。孩子的这些话,不只有幽默含量,也有智慧含量。童言童语里,洋溢着难以复制的童真童趣。某种意义上说,呵护童真,不只是教他们开口学说话,让他们大声说话,还要鼓励他们大胆地说自己想说的话,宽容并欣赏他们这样的“不好好说话”。
说话,不只是张开嘴巴的简单口腔运动,同时要打开耳朵,学会倾听,搜集反馈,即时回应,更要开动脑筋,独立思考,即兴发挥。个性化的表达,才有传播力,才可能有影响力,才会积淀形成人格魅力。
语言是思想的载体,甚至是思想的源泉,而声音是情感的传递。个性化的表达,总是幽默、风趣、智慧的,而不是一本正经、枯燥乏味的。什么是幽默?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不好好说话”。
为什么说是“不好好说话”?可能因为我们听到太多“好好的”表达,往往是格式化的正确的废话,是大而无当、生硬无趣的空话、套话。当孩子刚刚学说话,开始接触、应用语言这门交流和思维的工具,我们要多些鼓励。
一个幽默风趣诙谐的孩子,必然来自宽容、宽松、宽厚的成长环境。而一个幽默、风趣、诙谐、智慧的孩子,很大程度预示着他将是一个自信、丰盈、活泼、开朗的成年人。
呵护童真,从轻松笑对孩子“不好好说话”开始。(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新闻推荐
云报客户端5月30日消息,夏季来临,云南省到了野生菌采摘上市季节,同时也进入了野生菌中毒高发季节。为防范和减少误采、误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