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百态社会> 正文

要明白骑车戴头盔到底为了什么

大江晚报 2020-05-22 03:02 大字

5月20日,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发文明确,6月1日起,“一盔一带”执法处罚的范围限定为骑乘摩托车不佩戴安全头盔、驾乘汽车不使用安全带的交通违法行为。对骑乘电动车不佩戴安全头盔的行为,继续开展宣传引导工作。近一段时间出现的头盔抢购潮,有望因此降温。

5月以来,交管部门加大对“一盔一带”执法行动的宣传力度。其中,安全带是汽车标配,无需额外添置,只需在驾乘期间系上,形成习惯便好。而安全头盔此前只是对摩托车骑乘人的强制规定,此番将电动车骑乘人纳入其中,鉴于电动车在民众的极高使用率,此举波及面之大不言自明。随着行动启动时间的临近,全民在线上线下抢购头盔,引发市场价格波动、产业供需断链。

电动车事故死亡率居高不下,是交管部门出台上述规定的初衷。佩戴头盔对于降低电动车事故死亡率意义重大,在广大电动车驾乘人群体中普及推广佩戴头盔非常必要。但是,对于一项几乎影响全民生活习惯的措施,前期普及和推广的方式和手段,需要更多考量。这次抢购潮,不免令人想起大家刚刚经历的“一罩难求”。出现一罩难求,是因为病毒广泛而持续的肆虐。出现一盔难求,则更像是一次对规定实施后果预判的“失误”。

民众赶在执法启动前抢购头盔,说明在多数人脑中,佩戴头盔只是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执法处罚,而非真正认识到佩戴头盔对于保障自身生命健康安全的重大意义。这一方面与不少人安全意识淡漠有关,但也说明相关宣传引导工作做得还不到位,不够家喻户晓,不够深入人心。

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对“一盔一带”执法处罚范围的及时调整,是实事求是精神的彰显。执法不是为了处罚,而是更好地促进公民守法。执法是手段,宣传引导是关键。当前,亟待要做的是广泛而有效地提升民众的安全意识,就像戴口罩那样,早日让戴头盔成为人们外出时的一种习惯。

主持人:邬杨

微信公众号:dajiangsay

新闻推荐

《小记者周刊》是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阵地 访英才小学校长陈燕妮

陈燕妮(受访者供图)陈燕妮校长对《小记者周刊》高度评价,她认为《小记者周刊》作为一份面向全市广大学生及家长发行的党报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