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百态社会> 正文

母亲想“割肝救子”发现非血亲 追查下才知生产时孩子被抱错 28年的错换人生 当地卫健委:会督促医院协商赔偿

成都商报 2020-04-28 01:29 大字

妻子患癌、亲生儿子患癌、女儿精神有问题,养了28年的孩子并非亲生,郭书兵不得不面对这样的现实。如果不是因儿子张奇(化名)被查出肝癌想“割肝救子”,蒋艳丽(化名)根本不会想到,自己养了28年的竟然是别人的孩子。

1992年6月,开封医专第二附属医院(现河南大学淮河医院)产房里,蒋艳丽与同产房的孕妇几乎同时产下男婴,随后被护士带至婴儿房。出院时,蒋艳丽和家人从护士手中接过婴儿,两个孩子的人生就此被调换。

28年后,一个孩子进入当地公安系统工作,另一个却受家族遗传影响患有肝癌,躺在医院病床上接受治疗。

儿子被查出肝癌 想“割肝救子”发现不是血亲

1992年6月初,怀有身孕的蒋艳丽从江西九江,回到河南开封父母家中休假备产。当年6月15日17时20分,开封医专第二附属医院的产房里传出了婴儿的哭声,蒋艳丽产下一名7斤重的健康男婴。几乎同一时间,与蒋艳丽同病房的一名开封本地孕妇,也产下一名男婴。

因为从小体质弱,张奇高考报考了医学专业,毕业后也进入医疗单位工作,并结婚生子。

今年2月17日,张奇突感身体不适,到医院被查出肝癌。为了挽救尚年轻的儿子的生命,蒋艳丽决定“割肝救子”。

在做全面检查期间,血型检测单显示,张奇是AB型,而蒋艳丽与丈夫的血型都是A型。“觉得很奇怪。医生还问我和爱人有没有乙肝,我们说从来没有过。”

心中疑惑,一家人再次去做了血型检测,结果仍旧没变。他们又到江西省司法鉴定中心去做亲子鉴定,鉴定报告显示,根据DNA分析结果,蒋艳丽并非张奇的生物学母亲。

为了找到孩子的亲生父母,进行肝脏移植,蒋艳丽的丈夫在4月初到了儿子的出生医院。找到妻子当年的生产材料,出生报告证明书上写着,助产士名叫耿艳玲。他又找了与妻子同病房的产妇信息。

在公安部门的帮助下,蒋艳丽夫妇最终在河南驻马店找到了自己的亲生儿子郭明。

据江西司法鉴定中心出具的亲子鉴定报告,根据DNA分析结构,在不考虑同卵多胎和近亲的情况下,蒋艳丽夫妇是郭明的生物学母亲和生物学父亲。

母子均患肝癌 治疗陷困境

但找到亲生儿子的喜悦,很快被现实冲淡。

4月23日16时24分,郭明的养父郭书兵正在郑州一家医院的病房内,陪着正在接受化疗的妻子。“她肝脏不是很好,上个月做检查拍CT发现有些异常,后来确诊是肝癌。”目前,郭书兵的妻子刚做完切除手术,正在接受化疗。

郭书兵已经60多岁了,一家人的日子过得并不算顺利。他先退伍工作,又下岗,后来做了些小生意。除了郭明,还有个女儿精神有些问题。“但不管这些年过得怎样,我们从来没有亏待过孩子。”

4月初,接到陌生电话说当年自己抱错了孩子,他起初以为是诈骗电话,在详细核对信息后,他陷入了沉默。

妻子患癌、亲生儿子患癌、女儿精神有问题,养了28年的孩子并非亲生,郭书兵不得不面对这样的现实。

郭书兵说,他特别想去看看张奇,但现在妻子又离不开人。他还担心见到张奇后,孩子难以接受,进而病情恶化。“但砸锅卖铁也得救孩子。我的身体还可以,到时候看医生怎么说,看我的肝能不能做移植。”

郭书兵记得,孩子刚出生后便被医护人员抱进婴儿房,洗澡、更换尿布、用被子包裹这一系列,都是医护人员来做。他怀疑当初是医护人员出错,将两个孩子弄混。

28年前两个孕妇生产的医院,如今变成了河南大学淮河医院。一名负责人说,目前医院有工作人员正在处理此事,但两个孩子抱错的原因尚不得知。

开封卫健委回应:会督促医院协商赔偿

被错换人生28年的张奇和郭郭均在河南大学淮河医院出生。4月26日,就“错换人生28年”一事,河南省开封市卫健委办公室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市卫健委正在督促医院做好相关责任的落实。由于时间太长,医院经历过改制,找到助产士意义不大,主要涉及赔偿问题。

前述工作人员表示,现在医院正在和家属协商具体的赔偿问题,协商成功,“该赔多少会督促医院进行赔偿,如果协商出现问题,则会依法依规走司法途径”。

记者了解到,目前开封市卫健委和开封警方已介入调查。

(本组稿件综合新京报、澎湃新闻)

对话

张奇养母:

就算不是亲生儿子 还是爱他到骨髓里

知道张奇不是自己的亲生儿子后,蒋艳丽“心如刀割”。

近28年的相处,张奇成长中的点点滴滴已与蒋艳丽一家人紧密融合。“张奇小眼睛单眼皮,长相不太像我丈夫,但他性格像我,活泼开朗。”蒋艳丽说爱张奇“爱到骨髓里”。

记者:自从知道孩子不是亲生的消息后,到现在,你有什么感受?

蒋艳丽:知道这孩子不是我的亲生儿子之后,我还是心疼他,心如刀割。我在想这么好的孩子,我养了28年,我怎么舍得呢?我爱到骨髓里面去,虽然不是血缘关系,但他是我养育大的,他的点点滴滴、成长的历程,这都是跟我融合在一起。

我舍不得他,所以我还是想拼了命去救他。张奇爱人看了新闻,跟我哭,他爱人害怕我放弃张奇,让我不要丢下他。我说我不会的我就是再苦再难,我都要去想办法来救他。

记者:张奇这28年的成长轨迹是怎么样的?

蒋艳丽:他从小很聪明。因为我家庭也比较特殊。我是家里最小的孩子,我生的小孩,又是整个家族里最小的一个,家里很宠他。张奇小时候就读于重点小学,初中去了九江一中。小时候他的成绩非常拔尖,在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拿了全国奖,计算机也在全省拿了很多奖。大学毕业后,我们想让他从医,他自己想要去上海闯,第一份工作在上海一个公司做到中层后去宁波创业,做电商,也发展得很好,26岁结婚生子,一切都很顺利。没想到命运这么残酷,疫情期间检测出肝癌晚期。

记者:你们检测出血型不一致的时候,有什么反应?

蒋艳丽:检测结果很刺眼。我跟我丈夫说,你快看看怎么回事,血型不一致。我们当时还以为是上海的医院检测的人太多,拿错了,于是重新做了一次检测。检测结果还是跟最开始的一样,我们是A型血,他是AB型,我们当时去找江西最权威的DNA鉴定中心鉴定,结果鉴定结果写不支持我是张奇的生物学母亲。

回忆起这28年的点点滴滴,张奇虽然是小眼睛、单眼皮,长得不像我丈夫,但他性格像我,爱笑,我们说他爱笑肯定像妈妈。

记者:见到亲生儿子的场景是怎样的?

蒋艳丽:在河南驻马店当地警方的帮助下,我找到亲生儿子只花了15天的时间。4月17日,我们在驻马店高铁站见面。走过来的第一眼,我就知道这是我儿子,28年来第一次抱着我的儿子痛哭,不肯松手。

记者:第一眼看到你的亲生儿子是什么样的?

蒋艳丽:他的个子很高,嘴巴跟我一模一样,眼睛眉毛像爸爸。后来我们去了他的出生地,知道养育他的父母生活比较艰难。有一个“傻姐姐”,妈妈也是肝癌,小时候因为家里穷,爸爸妈妈去做生意,他就跟着父母来回奔波。

在这样的环境中,他健康的长大,去了当地公安系统工作,真的在逆境中成长起来。

新闻时评

官司易结

身份回归与亲情重构 才是难上加难

又是一起错抱婴儿的悲剧。

先说一下, 为什么“错抱婴儿”的事件在过去经常发生?因为在1992年之前,我国实施的是母婴分离、新生儿集中管理、人工喂养的护理形式。刚生下来的孩子集中管理喂养,加上个别医院的管理混乱、个别工作人员的渎职疏忽,就比较容易导致错抱婴儿这种事情发生。可以说,这位母亲遭遇的悲剧是一个“时代悲剧”。而从1992年开始,“爱婴医院”在中国国内推广,实行母婴同室,让母亲和婴儿一天24小时在一起。2014年,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制定了《医疗机构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试行)》,更明确了“新生儿住院期间需佩戴身份识别腕带”等机制,极大降低了错抱的几率。

“错换人生28年”,谁来负责?很明显,错抱的悲剧由医院造成,院方应该对此负责。那么,医院要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

20多年过去,相关证据可能已经湮灭,如果按一般民事诉讼“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由被害家庭来举证医院错抱孩子,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当受害家庭无法举证时,医院是否需要“自证清白”?从以往的相关判决来看,“错抱婴儿”案件作为“医疗损害案件”适用特殊的举证规则,医疗机构应就“医疗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错承担举证责任”。也就是说,如果医院不能自证清白,就要承担法律责任。此前有医院抗辩称,家长未及时进行亲子鉴定,存在“过错”,希望以此减轻医院的民事责任,但都没有得到法院认同。

案件结果往往是赔偿了事。官司易结,可是身份的回归、亲情的重构才是难上加难。对于错抱的孩子,目前我国民法、民事诉讼中没有明确的身份恢复机制。想要讨回自己的身份,卫生系统应该有明确的问责、寻亲机制,户籍管理也应该有明确的纠错机制。本案当中的困难家庭,也应该建立通畅的救济渠道。

“错抱婴儿”对普通人来说不过是一条社会新闻,但对于相关家庭而言则是晴天霹雳。活了28年,我是谁?养了28年的儿子,付出这么多心血,成了“外人”?这背后涉及复杂的亲属、赡养、继承等人身、财产关系,也需要有明确的救济机制来厘清。(人民日报客户端)

新闻推荐

薛永清:英雄热血铸平安

新华社记者杨帆办公桌上定格的日历、没有吃完的饼干,椅背上搭着的外衣……5年过去,但在河北省肃宁县公安局很多同事眼里,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