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工衣”与“白大褂”结合共同作用于生产 油水井“生病”了,找他!
4月10日一早,还没到交接班的时间,赵常明就来到办公室,把所有生产井的监测资料看了一遍。提前到岗是他多年养成的习惯。
赵常明是大港油田第三采油厂作业一区管理一站采油工、高级技师,中国石油集团技能专家。“今天必须到24-20井场去落实,那里的掺水状况到底有什么问题?已经连续三天出现波动了。”
2个小时过去了,赵常明在现场连续试水量、倒流程、看排量,并时不时与技术员打电话了解数据,一口井终于被抢救过来了。“如果不是及时抢救,以后损失的可能就是十几万元。”
在三厂作业一区管理一站工作了17年的他,对辖区内100多口油水井的“脾气”都很了解,还风趣地对每口井进行性格分类。“暴脾气”的井要特别用心护理,稍微不注意就会闹脾气,必须在日常巡护中用专门的方法治理;“蔫坏”的井平时巡检时看不出大问题,但是累积到一定程度就得停井“住院”治疗,必须要根据生产经验提前“介入治疗”。
20多年间,赵常明由一名负责油水井管护工作的普通员工,一步步成长为大港油田高级技师、中石油集团公司技能专家。他不仅具备油水井生产相关专业知识、技术和高水平的操作技能,而且善于思考,擅长在解决生产难题中不断创新,解决实际生产难题上百项,实现创效4000余万元。
为解决抽油机减速器呼吸阀堵塞的问题,他研制并推广了多功能呼吸阀,在更多抽油设备上能够实现安装,减少了设备隐患。“卡箍法兰快速接头”的广泛应用,使连接管线操作时间由30分钟提升到5分钟,降低员工劳动强度的同时,油井生产时率也得以保证。
针对电泵井及自喷井的核实时率损失大、成本高和工作强度大的问题,赵常明反复论证,发明了定径压差计量法,不仅能够实现自动计量,还可以及时发现变化井。此项发明被评为集团公司优秀创新工作法、天津市职工创新工作法一等奖。
2019年,赵常明负责领衔公司难题——“电泵井套管气影响生成生产困难的问题”,并参与6项生产难题的攻关。
几年来,赵常明带领团队成员在设备、仪器以及工作方法上不断创新,形成成果26项,其中15项成果获各级创新成果奖,组织并参与11项创新成果获国家实用型专利。他的“小发明、小创造、小改革”,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达到了“小突破、大效益”的效果。
2015年,集团公司赵常明采油技能专家工作室正式成立后,形成“一年一课题、一年两徒弟、一年三创新”的理念,工作室人才辈出,累计攻克生产、管理难题247个,获得国家实用型专利4项。
“带领员工进行岗位创新,既能创造效益,还能提升岗位成就感。”赵常明说。短短几年,油水井分析软件、数字油藏库……工作室进行了21项应用软件及数据库开发,获得集团公司、大港油田各类奖项13项。
在成为集团公司技能专家后,赵常明特别注重理论水平的提升。“只有将技术与技能的壁垒打通,将奔走一线的‘红工衣’与善于钻研的‘白大褂’结合共同作用于生产,才能为企业带来最优效益。” 赵常明如是说。
新闻推荐
□兰字尧赵公山为古风之地,自古即无处不歌,水泉沟尤显,至今亦有耄耋之人在唱。赵公山民歌分为抬杠歌、石歌和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