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百态社会> 正文

澳门现场:热门景点“仿佛回到上世纪” 商家静待回暖

澎湃新闻 2020-03-26 12:58 大字

【编者按】澳门回归20周年纪念之际,澎湃新闻-私家地理曾找来在澳门出生的“零零后”郭祺宇,听了听他的成长故事。还在念高中的小郭也是一位Vlogger,喜欢用镜头捕捉自己的所见所闻。此次抗疫期间,他再次拿起摄像机,走上澳门大街小巷,为观众带来了新的现场播报。

2003年“非典”爆发时候,我才1岁,当然并不知道“全球抗疫”是什么,但这次突如其来的灾难,让我成为了普通抗疫者中的一员。我能做什么?这个疑问在心里盘了很久,平日喜欢拍Vlog的我似乎找不到别的好点子,所以3月16日,我拿起自己摄像机,约上了同学,到澳门街上去看看,我想记录下疫情里的城市风景,留下一段终将会变成难忘珍贵的记忆。视频 走访澳门大街小巷 本文所有图片、影像资料均由作者提供(07:33)市民开始打卡 景区人数微增

我们穿过大三巴巷,来到澳门最热门的景点之一——大三巴。街道两旁的各种店铺,有不少已经恢复营业,但往日里不停吆喝声的店家、和老板攀谈的游客统统消失,远处路人的聊天声也十分清晰。在其中一家小吃店门口,我们遇见了两位从内地来的游客。

他们在港澳自由行签注暂停之前就办了证,想着趁人少就过来逛逛。按照防疫政策,他们在入境澳门时接受了6-8小时的隔离观察,他们坦言等待观察有些煎熬,但也无可奈何。(更新:澳门特区政府最新规定,自3月25日零时起,禁止所有入境前14天内曾经到过外国的内地、香港及台湾居民入境澳门。遇到内地来的游客

遇到内地来的游客

在这家小吃店门口,热情的店主大叔告诉我们,疫情对商家的打击确实很大,目前仅有平日里一成左右的客人,但他也已经很知足了,虽然很艰难,不过他依然笑声满怀,乐观从容。乐观的小吃店主大叔

乐观的小吃店主大叔

整条大三巴巷最多的店铺要数手信店。平日里,各家品牌争奇斗艳,招徕客人的店员不停地介绍自家产品,免费试吃的酥饼、肉干随处可见。但如今,就连最火的“钜记手信”也十分惨淡。我们到访当天,一条街的数家“钜记”就只开了一家,店面也鲜有顾客光顾。店长表示他们的客人少了九成,大部分的顾客都是香港游客以及本地居民,内地游客几乎没有。手信店店长说客人少了九成

手信店店长说客人少了九成

到了大三巴牌坊前,眼前的一幕,令年轻人感到陌生。

虽然这天有不少游客,但相比往日的人山人海,很多大人们都说仿佛回到了上世纪的澳门。对于我们这些“00”后来说,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可能无法相信会有这番场景。3月16日,澳门地标大三巴?

3月16日,澳门地标大三巴?

现场的工作人员说这里的游客数量在疫情期间少了九成,如今主要的游客都是本地居民,特别是很多年轻人都趁现在来这里打卡,记录下这个难得一见的大三巴。

二月初我们也来过这里,那时游客真的是屈指可数,当时正值疫情严峻时期,空荡荡的画面,让人还能想起当时的紧张的感觉。二月初的大三巴

二月初的大三巴

公共场馆有限开放 防护物资供应充足

疫情爆发后,全澳的政府设施都暂停使用。2月17日开始,澳门部分政府公共部门恢复提供基本服务,同时推出网上健康申报表。在进入政府设施前需测温及出示申报表的编号,并由工作人员连同体温一同登记。进中央图书馆前要登记和测体温

进中央图书馆前要登记和测体温

平日里,我和伙伴们很喜欢跑到石广场的中央图书馆自习,现在疫情期间,这里每次仅限50人同时使用。

在图书馆隔壁的卫生中心,有很多排队买口罩的市民。“口罩保障计划”是这次疫情防控措施里很赞的一项。澳门特区政府早在春节前就订购了大批口罩,如今已是第七轮供应。

二月初我从外地返澳,正愁家里的口罩不多了,很多药店的口罩也已卖完。得知这项计划后,我立马去买了些回来,不仅售卖网点多,居然连每个售卖点剩余的口罩数量都能看到,价格统一以八元十只销售,方便且实惠。市民在卫生中心门口排队买口罩

市民在卫生中心门口排队买口罩

我们还路过了一家销售消毒保护用品的商店。从门外就能清晰的看到产品以及价格,口罩、消毒液、免洗洗手液等防护用品齐全,售价也很亲民。日用品店防护用品售价亲民

日用品店防护用品售价亲民

食客减少出行 街坊老店生意锐减

熟食档是澳门菜市场里的一项文化,全澳很多的菜市场都有这么一个专卖熟食的区域。很多店铺都开了很多年头,这家营地街市的牛杂店就是我从小就常常光顾的一家。因为店面小,也没有引入一些智能化如线上点单、外卖等的服务。

疫情之下,生意也惨淡了不少。因为主要是做街坊生意,平时的客源主要也是本地人和香港人,现在有些住在其它区的人很少到这附近,因此顾客也有所减少,她坦言“差一点”。少了往日的火爆,我们也不如往日那样心情激动,但心里希望店家能早日提供外卖,或许能有更多销量。小食店老板娘坦言生意“差一点”

小食店老板娘坦言生意“差一点”

大型卖场生意惨淡 店员直言“蛮惨的”

大商场会好一点吗?带着好奇我们到了一家4层楼高的日用品商场,这里主要销售各类美妆、护肤及生活用品,由于丰富的货源以及优惠的价格,平日总能吸引不少游客,旺季时的人流更是能把这里挤爆,连排队买单都要排上半个多小时。

不过现场让我们瞠目结舌,几乎只有店员,连一些大牌产品也都无人问津。店员告诉我们,如今营业额只有平时的三四成,主要是一些金头发的外国人及东南亚外雇人士常常光临,或是一些下了班来逛街的人。商场里几乎没有客人

商场里几乎没有客人

店员告诉我们一个现象,若出现新增病例,很多人就一下子比较恐惧,商场客流就变得非常少,而一段时间过后,客流又会稍稍回暖。离开时,店员直言,“真的是蛮惨的”。商场店员忍不住感叹“真的是蛮惨的”

商场店员忍不住感叹“真的是蛮惨的”

走在街上,人们能看到到处张贴的“特区政府呼吁”贴士,街头还有普通话、粤语、英语,葡语轮番播放的翻译广播,防控措施真的是无处不在。街头防控贴士和广播

街头防控贴士和广播

最熟悉也是最期待的地方

来到我最熟悉的卢廉若公园,同样是需要测温,以及出示申报表。现场还有工作人员专门记录当天不同时间段的进入人次,可以看到整个上午还是有不少市民来这游玩。据我们的观察也是以家庭及老人为主。公园入口工作人员用传统方法统计着入园人数

公园入口工作人员用传统方法统计着入园人数

公园后面就是我的学校啦。从这里望到校舍,有一丝的想念。卢廉若公园

卢廉若公园

从宣布推迟开学到现在已经两个月了。原本已经定下复课日期,但由于近期不断有新增病例而再度延迟。身为一名高二学生,我内心既焦虑,又无奈。升入毕业班的日子近在咫尺,在家学习也远没有在学校里那样高效,落下的课程要如何补回仍是一个大问号。同时,原本丰富的社团活动很多都被取消,我也不免沮丧起来。郭祺宇(右)和同学走上街头看看现场?

郭祺宇(右)和同学走上街头看看现场?

身边很多同学也对取消的比赛、公开考试感到难过,特别是损失惨重的高三的学长学姐,原本升学日程被打乱,一些毕业活动也无法举行,相比之下我们也还算幸运吧。此时此刻,我们也只能期待疫情快点过去,所有人都能早日恢复正常的生活,我们是真的想开学了。(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新闻推荐

一条有温度的防护线

□李鹏当人们提及疫情防控、疾病治疗工作时,就会想到在一线与死神搏斗的医护人员,想到病毒消杀人员,想到实验室里的生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