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百态社会> 正文

重温经典 缅怀季羡林大师

宜宾晚报 2020-03-23 11:40 大字

季羡林是德高望重、学贯中西的文化大师,国宝级的人物。说来汗颜,我是从《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怀念母亲》《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三篇课文,知道季羡林的。近读《赏/季羡林笔下的美文》,对其丰富的人生经历有了完整了解,其人其文,堪称典范,敬仰与怀念之情,油然而生。

本书系纪念季羡林诞辰107 周年珍藏版,捧读之,无疑是缅怀大师,重温经典,品味季羡林先生90多年的阅世感悟。全书分为记事篇、景物篇、游记篇、抒怀篇、论说篇,共五辑,48篇文章,记录了作者从乡下到城里;从国内到国外;从小学、中学、大学到洋研究院,曲曲折折的往事,字里行间写满了对生命的热爱、对学问的追求,平淡中含隽永,朴素中见深情。

书中的文字,纯朴而不乏味,情浓而不矫作,庄重而不板滞,无论是记人、状物或描摹,还是叙事、抒怀或论说,笔下流淌的是炙热的人文情怀,积极的人生态度,充满着趣味与韵味。

《我的童年》讲述作者小时候躲在被窝里用手电筒偷看“闲书”,让人忍俊不禁;盛开的芍药,朦胧的花影,淡淡的花香,成为一幅美妙无比的情景,带给他无量的幸福与快乐;国文老师董秋芳的作文题目只有四个字“随便写来”,影响鼓舞他成了作家。鼓励儿童多读“闲书”,作文教学少些框框套套,让儿童具有美好温馨的童年记忆,时至今日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回乡奔丧,“看到了母亲的棺材,看到那简陋的屋子,我真想一头撞死在棺材上,随母亲于地下”“像一团烈焰在心里烧着,又像严冬的厚冰积在心头”,读《赋得永久的悔》,一股痛失母爱的撕心裂肺的感觉扑面而来,撞击着心扉,令人扼腕,好好珍视家人亲情。

季羡林总能从细微事物中发掘美好。《清塘荷韵》展示生命的蓬勃;《槐花》诠释了“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人间自有真情在》告诉我们心存美好,生活就会芬芳。

作者在哥廷根度过了人生风华正茂的十年,遇到了慈父般的瓦尔德施米特教授、母亲一般的女房东、宛宛婴婴的女孩子伊尔穆嘉德。他说,“我曾在这里快乐过,苦恼过,追求过,幻灭过,动摇过,坚持过。这一座小城实际上决定了我一生要走的道路……心灵上打上永不磨灭的烙印。我在下意识中把它看作第二故乡。”至此,我明白了课文《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朴素的文字里,为何蕴藏着深情。

读季羡林的文章是一种享受。翻开书页,典雅清丽的文字拂面而来,“从怀苏亭起,步步高升,层楼重阁,小院回廊,花圃清池,佛殿明堂,绿树奇花,翠竹修簧,通幽曲径,花木禅房,处处逸致可拘,令人难忘。”这是作者游石钟山后的文字,词工句丽,颇为典雅。读之,石钟山之美,如在眼前,令人神往。

作者以细腻的心思,敏感的笔触,记叙生活琐事,描摹世间万物。纯朴的文字里,总能嚼出别样的深情,令人动容;娓娓的叙述中,常会悟出一番人生意趣,给人启迪。

“心有良知璞玉,笔下道德文章。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季羡林先生为人所敬仰,不仅因为他的学识,还因为他的品格。”2006年感动中国季羡林的颁奖词如是说。

新闻推荐

继硕士研究生扩招之后 科技部提出扩大博士后岗位规模

继2月底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扩大今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和专升本规模之后,科技部又在官方文件中透露扩大博士后岗位规模的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