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百态社会> 正文

藏在朋友圈里的情绪

淮河早报 2020-03-20 07:51 大字

朋友圈可以看穿一个人的脆弱,也可以给到一颗心的温度。

成年人的情绪不写在脸上,藏在朋友圈里。

“有些话不说出口,你总能懂。”

社交圈里的蛛丝马迹里,往往拼凑出一个人的真实细节。

那个换了朋友圈封面的人,可能有想念的人;

那个三天可见的人,可能这段时间不想被打扰;

那个把情侣头像换掉的人,可能感情出了问题。

疫情的这段时间,有个武汉的读者关掉了朋友圈。

在此之前,她是个很爱分享生活的人。

遛狗种花,做菜读书,美好的事情都会拍出来发。

但她最近消失了,朋友圈三天可见,再也没有动态。

我有点担心,给她私信:“最近好吗?”

隔了很久她回复了,告诉我:

“疫情严重,突然没了分享的动力。”

直到前几天,各地新增清零,疫情的局面逐渐稳住。

她发了一条朋友圈——

在武汉街头的汽车上,有绿色的嫩芽慢慢长出。

新生,就会好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她不用说话,但她的心意大家都懂。

手机是我们生活的黑匣子。

而社交圈的那些痕迹,则暴露了我们的情绪和现况。

有些伤口,我们在舔舐的时候不经意暴露;

有些浪漫,情不自禁地就想和全世界分享;

有些欢喜,期盼有一样的人能够理解。

愿意分享的,是自己想被人知道的那部分。

刷一下朋友圈,其实很容易就知道大家的性格。

有人岁月静好,有人忧心忡忡,有人发了脾气,有人真知灼见。

不同的人在发不同的近况,在分享不同的世界。

见字如面,有时候一句话,就足以知道他是怎样的人。

一个人分享的内容,也是他思想的一部分。

他的观点,他的脾气,他想要为什么而站队,而发声。

所以也有人开玩笑说:

“谈恋爱之前,最好翻翻他的朋友圈。”

社交圈展现的不光是精神面貌,还有年龄,生活状态。

在朋友圈里积极生活的人,现实里也一定不差。

在朋友圈里时刻很丧,情绪低落的,现实里一定也需要关心。

我有个伙伴是心理医生,他跟我谈起:

大部分人的情绪,在他的社交圈里是可以窥见的。

他曾经留意到一个女生,社交圈清空了,名字也改了。

有天凌晨还发了一条秒删的朋友圈:

“坚持不住了,算了,世界再见。”

他给姑娘发了很多消息都没得到回复,他立即联系了救援。找到人才发现,姑娘晚上吞了很多药片,洗胃后获救了。

朋友圈的背后一面,藏着一个人的世界。

他想说的话,喜欢的世界,想去的地方……

你会看到他深夜里发的心情,也会看到他四下无人的脆弱。静下心看,你才会用心感受到他的为人。

但也有一部分人,习惯了把自己藏在社交之外。

他们不发动态,没有日常。

点开他们的主页,得到的都是寥寥无几的内容。

更新日期已经停留在几个月前,内容不是分享就是转发。

在共同好友的评论和点赞里,也很少发现他们的身影。

你无法从朋友圈里,发现对方任何的蛛丝马迹。

但当他们真正愿意分享的时候,那一定是超级大事。

之前的一个老友,在朋友圈消失了很久。

头像没有换过,背景也一直维持从前。

直到有一天,我在朋友圈看到了她的动态。

她结婚了。

很多朋友都在群聊里调侃她:

“消失了这么久,突然就结婚了,你这是憋了个大招。”

她对大家解释,只有很重要的事才会想着分享。

过去的这段时间,她跟男朋友去了很多地方旅行。

旅行回来的当天,两个人就决定领证了。

对我们来讲的突然,对他们两个人而言是顺理成章。

在大数据的时代,想要了解一个人并不难。

在他的社交圈里,一定有他想说的话。

大家都在悄无声息地表达着,只要你用心去看。

我相信你也一定发过朋友圈,是给特定的人看。

在成百上千的好友里,也一定有个人会一眼看穿你。

(莫安)

新闻推荐

抗“疫”中大学生 以志愿服务为成长提速

“国召唤,我必上”,在这次抗击疫情斗争中,不少00后挺身而出、担当奉献。对于这些00后来说,战疫一线既是战场,也是学习历练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