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雪花膏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还是个孩童。那时,老百姓的生活尚处于温饱状态,一般的家庭是没有余钱买护肤品的。即使有那份追求美的意愿,市面上供应的品种也很有限,而最为流行、价格最为老百姓接受的护肤品当属雪花膏。
雪花膏,顾名思义,是一种像雪花一样洁白的膏体,状如凝脂,装在粉白色玻璃瓶里。雪花膏亲肤、抗皱,老少咸宜,更是大姑娘和小嫂子的心爱之物。出门前,她们总不忘小心翼翼地从玻璃瓶里抠出一点雪花膏,玉手轻搓,再涂抹在脸庞和手背上,顿觉皮肤变得光亮、柔美,暗香浮动。
我们家就常备了一两瓶雪花膏,那是小姑和母亲的专用之物。我们男孩子从小对衣着和容颜等没有“臭美”的概念,当然用不上那玩意儿。若在冬季手被冻伤,母亲倒是叮嘱我们用一种叫蛤蜊油的护肤品。蛤蜊油用蛤蜊壳盛放,浅黄色,无味,具有滋润皮肤,防止皮肤干裂的作用,价格便宜,但护肤的效果还不错。后来,市面上出现了上海产的叫百雀羚的护肤品,包装盒是深蓝色、扁圆形的铁皮盒,盒上印有栩栩如生的鸟类图案,甚是好看,百雀羚有大号和小号两种包装。上中学时,我和弟弟洗完脸也喜欢偷偷地抹一点百雀羚,感觉脸庞比不抹要柔和多了。雪花膏、蛤蜊油和百雀羚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最常见的护肤品,相比之下,雪花膏的需求量更大一些,后来,厂家便开始供应散装的雪花膏,用透明的圆柱形大塑料桶装着,老百姓可以自带的空瓶按勺买,一勺只需花两毛钱。散装的雪花膏经济实惠,很受老百姓欢迎。
那个年代,年轻人的爱美之心很受压抑,特别是上班族穿着不兴讲究,涂抹雪花膏更要注意适度,领导看重的是工作态度和吃苦耐劳的精神,生活上提倡艰苦朴素。
犹记那年村小学下放了一位大学生老师,后来我们称之为小周老师。初来乍到,小周老师勤于钻研,很快适应了教学工作,整天和我们这些农村娃玩在一起。可小周老师在生活方面颇为讲究,上班时,他总是身穿笔挺的中山装,脚蹬锃亮的皮鞋,头发梳得纹丝不乱,脸上可能抹了雪花膏之类的护肤品,所到之处,飘散着一股独特的香味。有人觉得小周老师“娘炮”,假斯文,小资情调。虽然村子里的人对小周老师很包容,但公社领导始终不认可他,还以小见大,对他处处施压,致使小周老师总是抬不起头来。这在那个不讲究吃穿和个人形象的困顿年代,和小周老师同样遭遇的绝非是个例。
经过国家改革开放几十年的飞速发展,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了,市场上是护肤品更是丰富多彩,有国内的品牌,也有国外的品牌,还有让人眼花缭乱的唇膏、眼影、睫毛膏等化妆品。不仅女士们钟爱各种护肤品和化妆品,一些讲究的男士也大大方方地用护肤品和化妆品来养颜美容。护肤品和化妆品装点出满街的靓女帅哥。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雪花膏、蛤蜊油、百雀羚等传统护肤品日渐式微,沉淀在岁月的深处。可是,我们这代人还时常怀念它们当年的味道,犹如怀念我们当年的生活,那是一段淳朴而美好的记忆。
查君书
新闻推荐
记者|伍洋宇编辑|3月14日,在经历了近一个月的关店之后,苹果在大中华区42家直营店已悉数陆续恢复营业,只是营业时间仍大多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