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百态社会> 正文

“停课不停学”,关照“网外”的孩子还得加把劲

安徽工人日报 2020-03-05 01:57 大字

据《新华每日电讯》等媒体报道,近日,在内蒙古呼伦贝尔,有牧民为了让女儿顺利上网课,不得不收拾蒙古包全家迁徙找网;在湖北宜昌,一位爷爷拿着手机循信号找遍大山,给孙女搭了一间网课帐篷……

突如其来的疫情中断了各类院校正常的教学计划,为减少疫情对正常教学的影响,不少学校转战线上,推出各类线上课程以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

“互联网+”时代,线上教育打破了教育资源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不仅可以在特殊时期帮助推进教学进度,还能让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和配置尽可能地满足不同地域、不同年龄学生的需求。

而这得益于我国持续推进的教育现代化战略。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重点部署了面向教育现代化的战略任务,其中包括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也为基础教育现代化发展指明了方向。据2019年中国慕课大会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共有12500门慕课上线,超过2亿人次在校大学生和社会学习者学习慕课,6500万人次大学生获得慕课学分。

信息化时代,教育现代化对于大多数“网络原住民”的学生来说,已经触手可得。然而,在一些偏远贫困地区还有一些因网络覆盖不足、信息化水平滞后、经济条件差等原因被“遗忘”的学生。比如,缺乏智能设备,无法享受网上教育的资源;老少边穷地区通讯信号、网络信号不稳定,无法流畅接收视频教学;深度贫困家庭买不起智能手机或交不起宽带费用等,导致学生难以共享教育现代化的便利。

解决好这个问题,为他们提供必要的硬件帮助、差异化的教学方式等,都是值得尝试的举措。眼下,各方已经就此在不断做出努力。比如,一些学校为贫困学生提供免费流量补助和智能设备终端;一些地方在短时间内为偏远地区开通宽带和4G网络,优化电信基站等通信设施的质量;还有一些社区开放图书馆和基层服务中心给学生上网课用。

事实上,发动全家漫山遍野找信号、为了上网课在山坡上搭帐篷,此类新闻凸显出一个本质的问题——我国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导致教育软硬件的发展更为不平衡。

从长远来看,为缺少条件接受线上学习的群体创造学习的机会,不仅要促进优质教育资源以数字化的方式畅通无阻地流动,还需要关注受教育者对于数字化、信息化内容接受能力的训练和提升、接受设备的配置和更新。让更多学生共享教育现代化的资源,我们还需付出更多持久的努力。

新闻推荐

【特写】深圳复工抢人大战:时薪加5块,速度要快

记者|徐诗琪编辑|林腾“之前每小时19块,现在24块,每个月我能多赚1300块,拼了。”2月27日晚上,29岁的王久拎上书包,坐上了前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