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百态社会> 正文

疫情期间,如何做一个内心健康强大的人受访专家: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市心理卫生协会 赵茂

咸阳日报 2020-03-03 06:51 大字

本报记者 吴萍

由于疫情,大家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受到一定的影响,可能会出现焦虑、害怕以及恐慌等情绪。你是否无法辨别各种各样的疫情信息?是否感到心理状态和生活节奏被完全打乱?长时间“宅”在家里是否感到无措……心理健康,内心强大,也是防疫的最大手段,本期心理学专家将带给你温暖而专业的解答。

年初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所有人都真切感受到了疾病的残酷、生命的无常、不可预期的生活风险,这对每一个个体,都是一次巨大的身心考验。

危机事件,给人们造成了身心的困扰,同时也会在心理层面,让我们对当下的真实生活,有了深刻的感知和思考。

面对困境,亲密关系能提供稳定的社会支持

有人会不重样地做好一日三餐、有人每日在家喷洒消毒、有人会主动承担外出采购的任务,也有人会给大家普及疫情防护知识……我们陪伴了孩子的成长,看到了爱人的付出,倾听了父母的心声,也有了不被打扰的交流机会,在这个很容易引发焦虑情绪的特殊时期,家人为彼此提供了一种积极的社会支持。

正因为有了这种被关注、被支持、被理解的感觉,疫情期间的焦虑,就会减少大半。我们在亲密关系里付出,同时也会被滋养。

“在危机发生之前,我们更多投身于实现自我价值的忙碌中,却很少分配更多的时间,去体察身边人的感受。但在生活风险来临时,家人却给了我们稳定的社会支持。”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市心理卫生协会赵茂表示,这一段隔离在家的日子,因为有了与家人朝夕相处的机会,我们才明白每一个家庭成员,其实都在彼此的亲密关系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保持正向的心态,走出心理危机

“因为这次疫情的影响,带来经济的压力,生活上的变动,让很多人产生焦虑、恐慌、无助等消极的情绪状态。如果我们是当事人,面对这种突发的生活事件,可能会很难接受,但任何试图逃避、拒绝的倾向,并没有积极的意义。”从心理层面接受事实,才能定下心来,认真分析自己当下的处境,思考自救的方式,以及以什么方式来向外界求助。

赵茂说,一切都在变化之中,疫情总会过去,光明总会到来。危机之中,既有危险,也有机会。如果有了这样的心态,就能在这样危困的处境中,以更广阔、发展性的视角,来看待眼前发生的一切,保持着对前景的希望。

危机之中,会有人随波逐流、唉声叹气,当然也会有人保持乐观、积极尝试,而保持正向的思考,也会让我们走出生活的舒适区域,探索和发展一个全新的自己。

独处的空间里,个体会有清醒的思考

心理学家庞勒说过,“群体中的个体,就像沙堆中的一粒沙,它无法控制自己,唯有在风的摆布下,形成各种各样的形状。”群体具有冲动性、易变性,很容易受外因的触动,引发不可思议的行为。

疫情期间,很多没有经过筛选、确认的信息,在网络上大量被评论、点赞、转发,也会让公众失去分辨真相的能力,在社会大众群体中形成裂变式的传播。

除了权威的医疗机构、媒体正式出面辟谣,澄清真相,学会独处,保持清醒的思考和判断,也是人们保持内心稳定的一种正确方式。

“所以,在群体中要保持客观持中的态度,需要有强大的心理能量。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我们每天可以抽出一些时间,跟自己相处。我们可以在独处的时候,不受干扰地觉察自己的感受,考察各方观点,得到更加精准的判断,也看到自己心里的真实想法。”

向内求,是心灵的得救之道

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更多时候都在刻意外求,求物质的收获,求别人的认同,求社会给予的身份和标签,依靠外界的评价,来确定自己存在的价值,一旦外界的回应出现问题,我们就失去了自己稳定的心理状态。“比如这次疫情的危机,我们不得不隔离在家,减少了跟外界的有效互动和支持,很多人的心态就发生了变化。”赵茂说,如果借助这次疫情危机,在遇到问题时,能转变看待问题的方式,多向内看。就可以看到自己情绪背后潜藏的心理需求,就能认真觉察自己与环境的关系,接纳当下并不完美的自己。

黑暗总会过去,黎明终将到来,相信国家的力量,相信自己的潜能,我们共同渡过这次疫情的难关。(G)(2)

新闻推荐

线上看病 让健康“触手可及”

攀钢集团总医院医生向群众讲解如何进行线上就诊。攀钢集团总医院为市民颁发“互联网+医疗”义务宣传员聘书。线上问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