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百态社会> 正文

禁止野生动物交易要警惕伤及无辜

济南日报 2020-02-21 11:25 大字

在当前的法律法规和行政管理中,野生动物是一个被滥用的概念,它包括大量全世界公认、普遍养殖的肉用动物,包含大量人工繁育的经济动物和宠物,与人们希望保护的自然野生动物,存在巨大的概念分歧。在疫情肆虐、公众不明就里的情绪发酵之时,相关禁绝野生动物的食用、贸易的法规和举措要警惕伤及无辜,以免给相关产业的合法从业者,给广大农村养殖户甚至扶贫,带来不可接受也缺乏公正的风险

野生动物概念外延过大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各地的野生动物交易再次成为众矢之的。三部委联合发布公告,宣布全国暂停任何形式的野生动物交易活动。1月26日,19名院士学者联名呼吁立法杜绝野生动物非法食用、贸易。这一呼吁得到了广泛支持。在多数人眼中,吃野味、残害野生动物本就是陋习,更何况还有人类致病风险。但少有人知的是,在当前的法律法规和行政管理中,野生动物是一个被滥用的概念,它包括大量全世界公认、普遍养殖的肉用动物,包含大量人工繁育的经济动物和宠物,与人们希望保护的自然野生动物,希望禁止的吃“野味”,存在巨大的概念分歧。其中,既包括早已成为日常肉用动物的养殖甲鱼、巴西龟、火鸡、洋鸭,也包括养殖繁育早已成熟,近年来在各地推广的竹鼠、豪猪、暹罗鳄、鸵鸟等特种经济动物,还包括早已成为成熟宠物的文鸟、虎皮鹦鹉、仓鼠(金丝熊)、龙猫(毛丝鼠)等,远远超出普通人眼中“野味”的范畴。

必须严控甚至禁止真正的野生动物贸易。然而,在当前基本法律法规中野生动物概念还有待厘清之时,在公众不明就里的情绪发酵之下,禁绝野生动物的食用、贸易的举措如果用力过猛,可能给相关产业的合法从业者,给广大农村养殖户,甚至扶贫,带来不可接受,也缺乏公正的风险。

管理部门也存在相应滥用现象

当前,中国的野生动物保护、繁育、养殖、经营等事业,统归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原国家林业局)系统管理。2003年8月,国家林业局发布了第一份也是至今唯一一份“商业性经营利用驯养繁殖技术成熟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单”,这些动物可以在取得驯养繁殖资格后,用于商业性经营利用。展开这份名单,普通人也许会大感困惑:不仅果子狸、梅花鹿是野生动物,仓鼠、龙猫、火鸡、鹌鹑、鹦鹉、文鸟、巴西龟、甲鱼这些早已成为日常宠物和食物的动物,甚至是外国引进的宠物、家禽,都算野生动物?是的,按照中国当前的法律,它们全都是野生动物,理论上都要在林业部门取得《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和《野生动物经营利用许可证》,才能养殖和经营。这份名单反映出的,是我国动物管理领域始终未得到厘清的一个重大问题:野生动物的概念被极大地滥用了。

打击野生动物交易不应伤及无辜

在扶助“三农”的方针下,林业部门长期持开放态度,符合名单不再是硬性规定,只要取得《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和《野生动物经营利用许可证》,就可以养殖经营。这类特种养殖项目也得到了农技部门的大力推广,甚至还成为脱贫明星项目。作为普通养殖户,养殖这些动物除了多几道审批流程,和养殖其他动物并没有多大区别。

但它们的法律地位从来没有变过,不管事实上早已是多么成熟的肉用养殖动物或是宠物,它们仍然都属于“国家允许繁育和经营的野生动物”,农户的饲养场也不是普通的饲养场,而是“野生动物人工繁育和经营利用场所”。在此次防控疫情针对野生动物交易的打击中,这些养殖经营户的损失在所难免,哪怕养的只是人工繁殖的竹鼠、鹌鹑、甲鱼、火鸡,甚至有些宠物市场也被牵连。

相关法律的重新审定已经开始

可以说,全面重新界定“野生动物”的法律边界,是推动野生动物保护工作、防范疫情的必要前提。

在当前实行的野生动物驯养繁殖经营许可证制度下,获得许可证的个人或机构只要缴纳野生动物资源管理费,即可开展经营和利用活动。在具体执行中,许可证的审批和发放工作十分混乱,很大程度上沦为花钱就能办事,而且很容易成为非法捕猎的野生动物转为合法商品的镀金场所。但如此乱象,是管理的粗疏和制度的缺失造成的。面对棘手的现状,“一刀切”的声音和矫枉过正的情绪总是有市场的,也是最需要警惕的。如果草率出台措施,其后果是一腔热情的动物爱好者难以想象的。

事实上,司法领域对中国野生动物保护相关法律的重新审定已经开始。2018年,在鹦鹉案当事人得到轻判之后,最高法表示已经启动了新的野生动植物资源犯罪司法解释制定工作,考虑对人工繁育动物的区别处理。以此为代表的精细化管理,无疑才是现代社会的前进方向。

在发泄义愤前,人们有理由认识到,目前正用全部身家承担禁令风险的,绝大多数是响应政策号召、学习官方推广经验的合法养殖户、正当经营者、正当的宠物商人等,其中甚至包括大量仍未远离贫困的农民。我们不应该让他们承担舆论不明就里的义愤。 (摘编于大象公会作者吴余)

新闻推荐

疫情期间发生交通事故怎么办?上海警方推出十大便民措施

疫情防控期间人员聚集比较危险,针对近期上海逐步复工后流量上升可能引发交通事故随之上升的特点,为减少事故处理过程中人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