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百态社会> 正文

创意时代,需要五个底层能力 郝景芳

金昌日报 2019-12-16 11:38 大字

10年前,我就畅想未来将是一个在互联网平台上,进行创意产品交易为主的经济模式。这个主题,被我写进了自己的小说《流浪苍穹》,而在当下,这种经济趋势正在愈演愈烈,创意产品时代其实真的来了——

比如做餐厅,流行的是做网红餐厅,这与传统餐饮聚焦的重点完全不同,网红餐厅要思考的是,什么样的场景设计,最有利于线上互联网传播。

此外,你还会看到更多花样的新产品玩法,比如故宫文创,新技术与内容结合起来的各式教育游戏产品等等,这些都是跨界产品,用新创意,把很多东西从无到有地做出来。

这些都可以被称作创意产品,那么什么样的人才是创意产品人才?只有灵感还不行,真正的创意产品人才要能在灵感和用户需求之间嫁接桥梁。如果你也想成为这样的人才,我认为,需要以下五个底层能力:

自知

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有人喜欢跟别人交流,有人觉得孤独才美呢,有人特别自律。当你去观察自己,当你去发觉自己内心的想法,当你不断地去自问自知,然后回想每一个情绪,我这个时候特别尴尬,我那时候好痛苦……所有这些都可以成为创意的源头。

然后,你可以闭上眼睛,眼前会漂浮出各种乱七八糟的画面,也许这里面就会有一个什么视觉图像很美,可能就是别人没想到的,千万别让它丢掉,要记录下来。

想想看,谁能跟你脑子里的白日梦一样呢?每个人脑子里的白日梦都不一样。

当一个人不断地自我观察,然后再去自我发现的时候,他就会源源不断地有各种各样的创意冒出来,记下来,你就有了一个很多idea的灵感库。

另外,当你去阅读或者欣赏其他人作品的时候,你可以设想各种假如,假如越多,你就可以从越来越多的地方,找到更多的灵感。

灵感,不是天才,不是运气,而是要养成一个自我发现的习惯——让自己打开思绪,并且不断地产生更多元思绪。

更进一步说,创造力的源头,其实就是“自我生成”,也就是一个人逐渐在内心深处感受到自己真实的情感、思绪、观点、审美、想象,然后用持之以恒的毅力和自我推动的学习,将内心深处的自我感知呈现出来。

共情

只有能够感受到他人的情绪情感,你才知道需求在哪里,你才能把自己的创意和别人的需求连接打通,这是创意产品的核心实质。

与他人共情是怎么来的?其实也是一种思维习惯。比如,你看到一个妈妈在抱怨、哭诉,老公怎么不给力,婆婆怎么惹我生气,孩子怎么难带等等。也许你的反应会是,这人怎么这么烦,但你也可以假想自己是她,在那样的一个环境里,这么无助,这么无奈,我需要什么?

如果你没有这样一个共情能力,总觉得对方的想法是不合理的,你怎么可能做出满足他们需求的产品呢?

任何一个没有被满足的心情,都是一个市场需求。缺的只是,我如何能够用一些好东西,满足大家的这些需求。当你能够真正体会他的心情,感受到他的难处,甚至跟他一起痛哭流涕,你才能够真正做出他喜欢的东西。

归纳

观察归纳与逻辑推理能力,是基础的底层能力,每一个人都可以习得。

就像孩子一样,他可以把蔬菜归蔬菜,水果归水果,动物归动物,植物归植物,然后他能接着推导,动物应该做什么,植物应该做什么……

只不过,我们在做类似的市场规划时,复杂性比较高,变量比较多,障眼的东西也比较多。

所以,我们要去学习一些系统架构的思维,全局思维,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的。也可以在纸上试试画些逻辑图,有意识地去练习各种各样的思维模型。

审美

归纳,重逻辑,是偏左脑的一个能力。但一个人,如果没有细腻的感受力,或者说审美能力,一个非常偏右脑的灵感性的、直觉性的思维,其实也很难做出好的创意产品。

生活里,我们是否喜欢一个什么东西,往往都是直觉性、审美性地去喜欢。很多时候,你的成败真的就是那一瞬,一个细腻的小细节,用户可能会因为这一点,看着不顺眼,就再也不买第二次了,但也有可能就是这一点小的优美,他可能就会被打动。

所以,一个人的品位、审美、感受力特别重要,需要大量的经验积累。就像品酒一样,你要去品那些艺术作品,去看那些设计,去看各种各样的产品,去感受,去直觉体验。

技艺

写作有写作能力,编程有编程能力,画画有画画能力……没有技艺,肯定就是一个空想家。

但我为什么要把技艺放在最后来讲呢?因为前面4种能力更无形,而且技艺是要跟着前面4种能力去提升的。

要是没有前者,你所有的技艺练习都是很空的,你自己画完了,也不知道画得好不好。

总之,技艺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提升过程,而最好的提升办法就是亲身实践。比如,你要是不去做点市场营销,你就去学营销大师的营销理论,其实也没什么用处。但你亲身实践以后,你自然就会知道如何去学,如何去提升,如何去磨炼。

(选自《新华日报》)

新闻推荐

市场监管总局等三部门发布风险提示 警惕以养老为名欺诈销售“保健品”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民政部、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近日联合发布《关于以养老服务名义非法集资、欺诈销售“保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