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百态社会> 正文

小说家鲁敏“非虚构”三连发

济南时报 2019-11-14 13:46 大字

鲁敏,鲁迅文学奖得主、70后代表作家,这位长时间从事着小说写作这一“虚构”事业的作家,今年却一下子推出了3部非虚构作品。近日,鲁敏随笔三册——《时间望着我》《路人甲或小说家》《虚构家族》在南京首发,鲁敏分享了这3本书的创作历程。

小说,它如闪电来袭,惊雷响起

从邮局营业员、劳资员、企宣、记者、秘书,到机关单位公务员,再到作家,这是鲁敏走过的人生轨迹。25岁决意写作之时,她“欲以小说之虚妄抵抗生活之虚妄”。然而以小说创作为主的鲁敏,并未停止非虚构的写作,《时间望着我》《路人甲或小说家》《虚构家族》就是鲁敏迄今20余年来非虚构作品的首次完整结集,收录了她的个人随笔、创作漫谈、阅读笔记、文学对谈与演讲等多种体裁的文学创作。鲁敏说,自己写小说的念头,来得十分“奇特”。从学校毕业到进入职场,本来是另一个临界点——完全世俗化的日子开场了,菜场、干洗店、租碟屋、水果摊、阳台上不需浇水的仙人球、门卫老头模糊的笑容,“这按部就班的慵懒生活也许本足够淹没各种不切实际的幻想,但很奇怪,写小说的念头似乎正在这一阶段开始出现苗头”。

鲁敏的第一个工作单位在南京偏北方向的某一个三十层楼的写字楼里,从办公室往外俯瞰,可以看见东北方向的小半个南京城,看到正下方各种各样的人,小贩、警察、公务员、失恋者、送水工等等,无一例外,他们全都方向坚定,匆匆茫茫,像奔流不息的水一样冲洗、腐蚀着整个城市。而鲁敏觉得,她看到的其实是一种假象,“所有那些人,并不真像我所看到的那样。不,在目光所及的外表之后,他们还有另外的感情和身世。每个人都有一团像影子那样黑乎乎的秘密,像镣铐那样深锁内心。对了,就是那些深沉的秘密,就是人们身后长长短短的影子,一下子击中了我,像是积蓄多年的火山终于找到一个突破口。我迫不及待想贴近他们的心肠,感知他们的哀戚与慈悲……正是这个平淡而致命的黄昏,在1998年,我二十五岁,小说它如闪电来袭,惊雷响起”。

1998年开始写小说,鲁敏记得当时正怀着女儿,大着肚子穿上所谓的防辐射服,野心勃勃又心神不宁地坐到电脑前,写出了作为小说家的第一篇小说——《寻找李麦》。

一个小说家的“小说课”

从东坝系列到荷尔蒙系列,再到都市暗疾系列,鲁敏的作品总有一股逆生的力量,带给读者以陌生化和新奇感。她不断突破写作的舒适区,用小说构建了一个虚妄的世界,那里有萎靡也有飘逸;有自我放逐,也有飞升上天;有刻骨仇恨,也有悄然化解。

《路人甲或小说家》是鲁敏对自己写作历程的“解密”之书,收录了她20年写作生涯中的近30篇创作随笔、文学访谈与演讲稿,分享了她如何发现和确认自己对写作的爱恋、如何在无意识中奔向写作、又如何有意识自我养成的曲折过程。因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一个出色的小说家现身说法,给同样对写作有兴趣的年轻一代奉献的一堂线下“小说课”。

鲁敏戏称自己是小说家,更是路人甲。她毫不吝啬、毫无保留地将自己过去数十年略显驳杂的经历安放进自己的小说。小说家或路人甲,不是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小说家亦是路人甲,路人甲诞生于小说家笔下。那些早期的生活经验,那些路人甲般的五彩斑斓,早已深刻烙印在她的生命体验和文学创作中,“人就是挂在时代巨躯上的一只只苍耳”,鲁敏觉得,“我所理解的文学,便是从这些小小苍耳身上,感知到特定空间或时代的流变,流变中的冷酷与滚烫,对个体的推送、佑怜或伤害,由此呈现人与时代的某种’共振’”。

以时间为证人,以阅读为滋养

从小说起步的鲁敏,其实从未停止写非虚构,如果从1999年写作散文《青春期》开始,甚至可以说二者是同步的。“想想这么些年来,总在小说里替我那些虚拟人物奔走诉说吁告,这回,也听听自己的声音,就算沙哑不动听,也是一条真嗓子”。鲁敏把这些声音放在了《时间望着我》里。这是一部与时间、与生活、与肉身的对望之书,凝结个体经验和智性拷问。鲁敏直面自我,在时间的目击下,以往事为证人,回望曲折来路,剖开渺微内核,呈现伤痕与自省。

而对一个写作者而言,另一个重要的滋养,就是阅读,“真正幸福的时光像喜马拉雅山顶上的空气那样稀薄,而这稀薄中的氧气部分,实际上都是来自阅读”。《虚构家族》收录的正是“重度阅读症患者”鲁敏多年间的文学阅读笔记。“可以把阅读理解为一种社交,安全、高效且最令人愉快的社交途径。”对经典作品的阅读中,鲁敏拒绝那种“作家生平、作品梗概、文学史地位”的三段式写法,并刻意避免“剧透”,而是以一个小说家的感性和敏锐来把握作家和作品。比如写杜鲁门·卡波特,鲁敏先从卡波特的外貌写起,“从卡波特流传下来的照片来看,他的自恋程度可能仅次于三岛由纪夫,但三岛所恋的是自己的男子气、肌肉什么的,卡波特则相反,是柔美的部分。他身高一米六一,相貌精致,声音尖厉,举止做作迷人。十六岁就去《纽约客》杂志做小工,以乖张出位而引人注目(金黄披肩长发,室内也常爱穿斗篷,像鹗一样奇异),一心想出名”。而就是这样一个“像个孩子”的人,在以小说成名后却沉下心来,以6年时间的详细调查和艰苦写作,写出了非虚构杰作《冷血》。(新时报记者钱欢青)

新闻推荐

镜子里……

这是一个普通的镜子,镜子里的你,有一张略显焦虑的脸。你的头发枯黄,像一撮冬天的干草,散乱地顶在头上。从去年开始,你的眉毛开...

 
相关推荐